雪山半偈

(本生)雪山童子为半偈舍身也。

雪山不死药

(饮食)雪山有灵草,名娑诃,人见之,得寿无量。涅槃经曰:雪山之中有上香药名曰沙诃,有人见之得寿无量,无有病苦难。

雪峰

(人名)福州雪峰禅师,名义存,得法于德山。唐懿宗咸通年中上福州雪峰山创禅院,法席常有千五百人众,五代梁太祖开平三年寂,寿八十七。见传灯录十六。..

雪峰鳖鼻蛇

(公案)碧严第二十二则曰:雪峰示众曰:南山(雪峰)有一条鳖鼻蛇,汝等诸人切须好看。长庆云:今日堂中大有人丧身失命。见从容录二十四则。..

雪峰尽大地

(公案)碧岩第五则曰:雪峰示众曰:尽大地撮来如粟米粒大,抛向面前,漆桶不会,打鼓普请看。

雪浪

(人名)明末沙门雪浪三怀洪思,与憨山出无极之门,创讲经典据正文,不牵注疏。一时缁素尊之。著有楞严经解一卷。科判一章,雪浪集。见续释氏稽古略三、楞严眼随一。..

雪童

(本生)雪山童子也。秘藏宝钥中曰:雪童投身。

雪岭投身

(本生)雪山童子为半偈投身岩下与罗刹也。止观五曰:香城粉骨,雪岭投身,亦何足以报德。

雪隐

(杂语)古来之说,雪为雪窦山之明觉禅师,隐为浙江之灵隐寺。雪窦尝在灵隐寺司厕职,故有此称。

雪窦

(人名)明州雪窦山禅师,名重显,字隐之,从所住号为雪窦。嗣法于智门祚。宋仁宗皇祐四年寂,寿七十三。赐号明觉大师。见续传灯录二。..

习因习果

(术语)新译之同类因,旧译云习因。新译之等流果,旧译曰习果。智度论谓之习因习果。习者习续之义。习续前念之善而起后念之善,乃至习续前念之无记而起后念之无记,前为习因,后为习果。通于一..

习气

(术语)大乘之妄惑,分现行与种子及习气三者,既伏惑之现行,且断惑之种子,尚有惑之气分而现惑相,是名习气。舍利弗既断瞋惑之种子,而动则怒气如摧,是瞋惑习气尚存之现证,三乘中声闻全不断..

习灭

(杂语)习善灭恶也。无量寿经下曰:善知习灭音声方便。同净影疏下曰:习善之教名习音声,灭恶之教名灭音声。菩萨于此悉能善解,故名善知。于中巧知,故曰方便。..

如法袈裟色三种

(杂语)一似黑,二似青,三似赤。似黑者,即缁色,为黑泥之色,似青者,铜青也,似赤者,果实之染色,天竺谓之乾陀色,支那谓之木兰色,日本谓之香染者(香染丁子香以染之)。百一羯磨九曰:凡..

袈裟十二名

(名数)释氏要览上曰:大集经云:袈裟名离染服,贤愚经云:出世服,如幻三昧经云:无垢衣,又名忍辱铠,又名莲华衣,谓不为欲泥染故。又名幢相。谓不为邪所倾故。又名田相衣。谓不为见者生恶故..

袈裟着法

(杂语)寄归传云:取衣作三褶,其肩头叠处,安其方帖以安衣,长可两指,结作同心,向外牵出,十字交系,便成两。其胸前叠处缘边安纽,以纽内于,以衣右角宽搭左肩,垂之背后。此古法也。至于中..

袈裟五德

(名数)悲华经八曰:释迦如来,昔于宝藏佛前,誓己成佛时袈裟有五德:一或犯重邪见之四众,以一念敬心尊重袈裟,必于三乘受记。二天龙人鬼若恭敬袈裟少分即得三乘不退。三若鬼神诸人得袈裟少分..

袈裟十利

(名数)心地观经五列举十利:一、覆身离羞耻而具惭愧。二、离寒热蚊虫。三、示沙门之相,见者欢喜,离邪心。四、是人天宝幢相,生梵天之福。五、着之时,生宝塔想,灭诸罪。六、坏色,生不贪欲..

袈裟变白

(杂语)摩耶经下曰:千三百岁已,袈裟变白,不受染色。末世法灭之相,沙门之袈裟与在家之白衣同。

袈裟衣

(衣服)天竺本制,三种之袈裟即为衣,来于支那日本,则袈裟之外,有一种称为衣之僧服也。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