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被法

(术语)对所被之机而言。能被众生之教法也。

能寂

(术语)能仁寂默之略。释迦译曰能仁。牟尼译曰寂默。

能遍计

(术语)对所遍计而言。六七二识。遍计度诸法而执实法,名为能遍计。所计之法,谓为所遍计。

能诠

(术语)对所诠而言。诠为诠显经典之文句,以能显义理,谓为能诠。所显之义理,谓为所诠。四教仪一曰:夫教是能诠,理是所诠。玄应音义二十三曰:能诠,诠显了义。说文,诠,具也。案具说事理曰..

能缘

(术语)对所缘而言,缘为攀缘眼等之心识,攀缘声等之外境曰能缘。声等之外境曰所缘。攀缘者,心识不独起,必攀外境而生,恰如老人之攀杖,猿之缘木也。俱舍论光记二曰:缘谓攀缘,心心所法名能..

能缘断

(术语)断惑四因之一。灭能缘之惑,而所缘之惑,自然断灭也。见惑内苦集二谛下他界缘之惑,依之而被断。即他界缘之惑,为自界缘之惑所缘者,故断其能缘之自界缘惑,则他界缘之惑,自然断灭也。..

能静观音

(菩萨)三十三观音之一。伫岩向海,示静寂相之观音也。

能薰

(术语)所薰之对。谓能使薰习者。例如第八识薰习种子之七转识,谓为能薰。

能薰四义

(名数)使种子薰习者,必具备下之四义。所谓四义者:一有生灭,为生灭之法,以有生灭,有转变,始有作用也。二有胜用,宜有缘虑之作用与善染污强盛之势用者。色法与无覆无记者无此义。三有增减..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经名)一卷,唐玄奘译。与罗什译之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菩提流支译之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真谛译之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达摩笈多译之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义净译之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同本异译。..

能变

(术语)唯识论说万法为识之所变而谓八识为能变。此有三种,

纳衣

(衣服)一作衲衣。云粪扫衣。拾取人弃不顾与粪扫均之贱物,缝纳为法衣,故名粪扫衣,亦名纳衣。比丘着之,十二头陀行之一。作衲者,俗字也。佛祖统纪(慧思尊者传)曰:平昔御寒唯一艾衲。注法..

五纳衣

(名数)释氏要览上曰:粪扫衣有五种:一道路弃衣。二粪扫处衣。三河边弃衣。四蚁穿破衣。五破碎衣。又有五种:一火烧衣。二水渍衣。三鼠咬衣。四牛嚼衣。五奶母弃衣。已上衣,天竺人讳忌,故弃..

纳衣十利

(名数)释氏要览上曰:十诵云:若纳衣不贴田相。不许披入聚落。此衣有十利:一在粗衣数。二少所求索。三随意可坐。四随意可卧。五浣濯易。六少虫坏。七染易。八难坏。九更不余衣。十不失求道。..

纳戒

(术语)受戒也。纳受戒体于身中之义也。传灯录(赵州谂禅师章)曰:童稚于本州扈通院从师披剃,未纳戒。

纳受

(杂语)受领纳取他人之赠与也。法华经化城喻品曰:惟愿哀纳受。慈恩传七曰:片物供养,愿垂纳受。

纳骨

(仪式)纳白骨于墓所也。

纳息

(杂语)旧婆沙论谓之跋渠Varga,新婆沙论谓为纳息。玄应音义十五曰:跋渠,此译部类。纳息者,同一之义类于一处纳受止息之义也。

纳婆钵奢弭

(杂语)Nakhapaśyāmi,比丘答猎者之辞也。有部毗奈耶二十八曰:若猎者云:我不疲倦,我问走鹿。即应先可自观指甲,报彼人云:诺佉钵奢弭。若更问者,应自观太虚,报彼人云:纳婆钵奢弭。注曰..

纳帽

(物名)纳缀细片所作之帽子也,纳为纳衣之纳。续高僧传(景鸾传)曰:衣以袈裟,覆以纳帽。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