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债

宿世所负之债。即在过去世所造恶业负有往后当须偿还之果报。景德传灯录卷三慧可章之注(大五一·二二一上):“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偿宿债。”(参阅“宿善”4511) p4511 ..

宿业

梵语pūrva-karma,巴利语pubba-kamma。过去世所造之善恶业因。又称宿作业。即指于现世感宿业之果报,而现世之行业又成为来世招果报者。惟一般多以宿业指恶业因,另以宿善指善业因。[长阿含经..

宿德

即指德望重、见识高之老僧或耆老。宿,即尊宿、耆宿之意;德,即有德之意。宿老作老宿,指耆老或深积修行之僧。[禅苑清规卷七] p4512 ..

宿缘

即宿世因缘,指过去世所结之善恶因缘。兴起行经卷上孙陀利宿缘经、同骨节烦疼因缘经等,以宿世之恶缘为宿缘;新华严经卷十五贤首品、高僧传卷三求那跋陀罗传、法经录卷七则就宿世之善缘说宿缘。..

宿曜

又作星宿。印度之天文法,星宿可分七曜、九执、十二宫、二十八宿(或二十七宿)等。宿曜一词虽取自二十八宿七曜之略称,然亦指九执十二宫等。此等宿曜为神之住处或神之自体,可反映人界、天界一..

宿曜经

凡二卷。唐朝不空译。全称文殊师利菩萨及诸仙所说吉凶时日善恶宿曜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共分八品,内容系以七曜、十二宫、二十七宿与人诞生日之关系,占卜一生之命运与每日之吉凶。系应用..

宿曜仪轨

全一卷。唐代一行撰。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本经之初列举虚空藏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与宿曜有关之诸尊印明及九曜真言、九执曜天印、二十八宿印、能吉祥真言、北斗七星真言等;终则引述金..

宿愿

即指于宿世(过去世、前生)、往昔所发之誓愿;广义而言,一般指世间、出世间之愿望。又称心愿、素愿。可就佛于因位之誓愿而言,如观无量寿经所载之如来宿愿力,即指阿弥陀如来于过去因位所发起..

密牛宫

梵名Brisa。音译毗梨沙。十二宫之一。又作牛密宫、金牛宫、牛宫。相当于黄道太阳四月之位置。于密教胎藏现图曼荼罗中,位于外院之东方。宿曜经卷上(大二一·三八七下):“第十昴三足,毕四足..

密王

指密教教主大日如来。大日为心王,故称为密王。 p4473

密付

又作密授、密附。即师家亲自秘密传付佛法予弟子。亦即禅宗之以心传心。又学人了悟自己本来之真面目,并由其师给予证明印可,称为密传密付。与“密传”一词同义。瑞州洞山良价禅师语录宝镜三昧(..

密立

即依循纯密教之法式所组织之法会仪式。为“显立”之对称。所谓显立系将显教法式用于密教;而密教之特有法会则称为密立。 p4474

密印

(一)根据密教之根本教义,诸佛菩萨皆有本誓,为标示此一本誓,常以两手十指或某一特殊身势动作,显现种种相,是为本誓之印相印契,故称之为“印”;又以其所标帜之义理旨趣极为秘密深奥,故称之..

密印寺

位于湖南宁乡县西之大沩山中。唐代元和(806~820)年中,沩山灵祐(771~853)应裴休之请所开创。沩山弟子仰山慧寂出,本寺遂成为沩仰宗之发祥地。寺中以藏经阁、裴公庵、裴公墓、仰山居室遗迹..

密印真传

(1625~1678)明末清初临济宗僧。叙州(四川省)人,俗姓李。号密印。灵隐印文之法嗣。自幼出家,闻一老僧言教外别传之宗旨而归禅,后师事灵隐。住湖南黔阳县广福山胜觉寺,举扬宗风。康熙十七..

密印禅师语录

凡十二卷。明末清初密印真传(1625~1678)撰。如暐等编。收于明藏中。十二卷之内容即:卷一至卷三为上堂语,卷四小参,卷五、卷六开示,卷七法语、牧牛颂、十无语颂,卷八机缘、勘辨、拈问代颂..

密印灌顶

即不行具支灌顶之一切作法,而仅传授印契真言之灌顶。系特别针对机性较优之弟子而行者。或相当于印法灌顶,或以心灌顶(唯于心想之灌顶)。所谓“具支灌顶”,即指资格较深、能力较强之弟子得无..

密因

(一)如来证悟了义之果德名秘密藏,而达到此秘密藏之因行,称为密因。密,乃经上所说之陀罗尼,非凡小所能知,故称密,密即因。楞严义疏卷八之二(大三九·九三三上):“三世果人入秘密藏,以此..

密在汝边

禅林用语。意谓佛祖所传之法,并非秘密者,而系在自己之身边。无门关第二十三则(大四八·二九六上):“汝若返照自己面目,密却在汝边。” p4475 ..

密多罗

梵名 Mitra。意译朋友。为婆罗门教、印度教之神名。乃吠陀中之昼神,其威力、智慧与婆楼那(梵Varuna)相同,常与之形成配偶神,称为密多罗婆楼那。密多罗统治白昼,婆楼那统治黑夜,二者共同统..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