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五事恃怙

恃怙,倚赖之义。据出曜经卷一载,佛因众生愚痴,以其所有作为恃怙,不知世间无常,恣意放逸,不求出世究竟无为之道,故说五事以警发之。即:(一)恃怙年少,谓人倚赖年少,血气刚强,恣作非为,..

众生心

即众生所有之心,亦指众生所具之如来藏心。大乘起信论(大三二·五七五下):“摩诃衍者,总说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法,二者义。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则摄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依于此心..

众生爱乐十由

即一切众生受如来普摄而得诸乐之十种原因。据新华严经卷七十二载,善财童子南游参谒五十五善知识,其中第三十八位为开敷一切树华夜神,以其智慧能了知如来普摄众生之巧方便,为善财童子解说众生..

众生界

“佛界”之对称。十界中,除佛界之外,总称其他九界为众生界,即:地狱界、饿鬼界、畜生界、阿修罗界、人界、天界、声闻界、缘觉界、菩萨界。又指众生生存之世界。 p4749 ..

众生见

即执着众生为实有之妄见。其义同于“我见”。我见,即妄计五蕴假和合之身为实我之谬见。金刚经(大八·七五二中):“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p..

众祐

佛陀之尊称,为如来十号之一。乃梵语bhagavat 及巴利语bhagavant(音译为婆伽婆、婆伽梵)之旧意译。西晋以后,新译为世尊。即众德助成、众福助成、具足众德,而为普世所共同尊重恭敬者之义。增..

众经目录

类别汉译经论之目次。略称经录。最早经录为三国时代朱士行所记之“汉录”。道安之“综理众经目录”完成以后,稍具形式,亦为众经目录之始称。梁代宝唱、北魏李廓、北齐法上所作之众经目录皆已散..

众罪如霜露

谓罪障皆由妄想而生,藉思惟、忏悔之功德,一切罪障皆消灭;如霜露遇朝日而消失,罪业受智慧光明之照射而无踪。观普贤菩萨行法经(大九·三九三中):“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

众圣点记

佛弟子优婆离于佛陀入灭后结集律藏,是年七月十五日僧自恣竟,以香花供养律藏,即记下一点置律藏前,尔后,众圣年年依其法下一点,表示经过之年数。至南朝齐永明八年(490)传得九七五点,此为..

众许摩诃帝经

梵名 Mahāsammata-rāja。凡十三卷。宋代法贤译。又称众许摩诃帝释经。收于大正藏第三册。为佛陀之传记,叙述释种之由来、释尊之一生,以至乌波梨归佛之事迹。经题“众许”为劫初王三摩达多(..

众香国

即充满妙香之佛国。据维摩经卷下香积佛品载,上方界分过四十二恒河沙佛土,有国名众香,佛号香积,其楼阁苑囿皆香,香气周流十方无量世界。此香积如来之净土,乃称众香国土。此外,健驮逻国(梵..

祥月

亡者每年之忌月,相当于忌日之月。又作征月、正月。儒家依礼记之记载,自古有小祥与大祥之礼法,亲亡十三月(一周忌)之祭祀称为小祥,二十五月(三周忌)之祭祀称为大祥。佛教采取此说,即称一..

祥迈

元代禅僧。生卒年不详。山西代郡人,俗姓呼延。字如意,世称如意禅师。九岁出家,曾住蓟州北盘山甘泉普济寺。精研内外典籍、禅宗五家旨要,及孔、老之学。其后,住大都(北平)道者山云峰寺。师..

祭司

指专职掌管祭神活动者。起源于原始社会后期,乃原始宗教发展至较完备阶段宗教活动之主持者。各族祭司之名称与具体制度不尽相同,一般皆被认为具有在神、人之间的媒介职能。神灵观念出现后,祭祀..

祭官

为婆罗门教主持祭祀者。始于吠陀时代,至梵书时代则愈趋复杂,规定不同之祭祀应请不同之祭官。以苏摩祭为例,有四名祭官,各配备三名助手:(一)劝请者,祭祀开始时高唱“梨俱吠陀”赞歌,请诸神..

祭文

为斋供冥众、吊祭亡者所读诵之文章。又作斋文。亦有于干旱时为祈雨,或为驱逐邪魅、祈求幸福等而作之祭文。我国六朝以来,即有作祭文吊亡灵之制,如昭明文选即有祭文类。于禅林,祭文由丧司书记..

祭献

经由一定仪式,以食品、禾稼果品等物献给神灵或祖先亡灵。一般均由祭司或僧侣行之,亦有由本人行之者;大多数之教派均有此仪式。古代奴隶制社会及未开化民族甚至有杀人以祭献神灵者。 p4757 ..

移山经

全一卷。西晋竺法护译。全称力士移山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册。系叙述佛陀晚年于拘夷那竭显示神力,将五百末罗人无法移动之大石投向梵天。其次又示现神足力、智慧力、意行。如来之十力远比诸力殊胜..

移转身见

梵语satkāya-drsti。音译萨迦耶见。即执着因缘和合身为常住、实有之妄见。于大乘唯识家谓,移转,乃有无不定,非有似有;身,乃因缘和合,以其为依他起之法,非有非无,故称移转身。于此身固执..

移龛

尊宿迁化,遗骸入龛三日后,即移至法堂,称为移龛。是时,读经普同三拜等,称为移龛佛事。禅林象器笺丧荐门:“尊宿移龛云:入龛三日掩龛,铺设法堂上间,乃至中间法座上挂真,乃至下间置龛用麻..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