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教结界法

(修法)密教于每一修法结之解之。结界者,遮恶持善之义,分迷悟善恶之界畔,退恶类住善者之法也,其法有五种:一地结,二四方结,三虚空网,四火院,五大三昧耶。第一地结,又名金刚橛,立橛于..

结界石

(物名)标结界相之石也。有二种:一为摄僧界中结大界标其外相之石榜。四分律行事钞所谓最外一重,大界外相标,又结已,即须榜示显处,令后来者,主客俱委,无有滥疑是也。二为禁荤酒等入门内之..

结界印明

(印相)一字顶轮王念诵仪轨曰:次结计里枳里印,以左大指压左小指甲上,余三指头拆开直竖,如三股杵形,右旋转三匝则成结界。真言曰:唵。枳里枳里。嚩曰罗。吽。..

结夏

(术语)行夏安居也。结者结成之意。资持记上四之一曰:立心止住,名为结耳。荆楚岁时记曰:四月十五日,天下僧尼就禅刹挂搭,谓之结夏。..

结病

(譬喻)结者烦恼之异名。譬烦恼为身之病也。智度论二十二曰:僧是我断诸结病中一因缘。

结座

(术语)谓禅师上堂说法其终拈提古则,或举偈语而结一会也。见象器笺十一。

结跏趺坐因由

(杂语)智度论七曰:诸坐法中,结跏趺坐,最安稳不疲极,此是坐禅人坐法。(中略)此是禅坐,取道法坐,魔王见之,其心忧怖。(中略)见画跏趺坐,魔王亦愁怖,何况入道人,安坐不倾动。嘉祥法..

结众

(术语)多人相倚,结成一群之众,而共业事者。

结集

(术语)Saṁgiti,佛灭后,诸弟子相会,为防止异见邪说,诵佛陀之说法,举各自所闻确实者,结合集成之,为大小乘经典。但经论所传不同,以下顺次大别而记之。第一为小乘经之结集。第二为大乘经..

王舍城结集

(故事)佛灭之年,五百大阿罗汉等相会。于摩揭陀国王舍城外,毕波罗窟Pippala或七叶窟Saptapārṇi而安居。此时阿难诵经藏,阿那律诵律藏,期于世尊之遗法不生违见。此即第一结集,又云五百结..

毗舍离城结集

(故事)是小乘三藏中毗那耶藏之结集也。佛灭后一百年,于毗舍离国有十个非法起。长老耶舍(陀)比丘,于毗舍离城波利迦园召集七百圣众,断十个非法,洗净律藏云:四分律五十四、十诵律六十、五..

波吒利弗城结集

(故事)阿育王Dharmāśoka即位十七年,即佛灭二百三十五年,目犍连帝须为上座,会一千比丘,于波吒利弗城诵出法藏。帝须更自作论事 Kathāvatthuppakaraṇa一千章,驳击异议邪说。盖此结集开..

迦湿弥罗城结集

(故事)小乘经典第四期之结集,为说一切有部所传。有两说:一佛灭后四百年,集五百罗汉与五百菩萨,迦旃延罗汉为上座,马鸣菩萨为笔者,造阿毗达磨之毗婆沙一百万偈。一佛灭后四百年,当健陀罗..

大乘结集

(传说)有数说。菩萨处胎经,佛灭后七日,大迦弃招集五百阿罗汉,令彼请十方佛世界诸阿罗汉,于阎浮提娑罗双树间,得八亿四千阿罗汉众。使阿难先分类菩萨藏,声闻藏,戒律藏之三部,于其菩萨藏..

秘密结集

(传说)或谓金胎两部之大经,尽为阿难结集。或谓金刚手菩萨为正,阿难为伴。或谓两部杂部,皆为金刚手菩萨受持结集。后两说据六波罗蜜经所谓金刚手受持陀罗尼门之说也。六波罗蜜经一曰:慈氏云..

结集法

(杂语)聚众多比丘依戒律之法组织一会,会中选一人使登高座,发问问之。闻其答:更问会众,无一人异议,则定为如法之佛说,此谓之结集法。..

结贼

(术语)结者系缚之义,烦恼之异名。烦恼害知慧,故以贼为譬。金光明经一曰:六入村落,结贼所止。同文句记五曰:能害慧命,故云结贼。..

结解

(术语)如言缚脱。为烦恼所缚而不自在,故云结,悟理而脱结缚,谓之解。楞严经五曰:结缚同所因,圣凡无二路。

结经

(术语)对于开经而言。谓说本经后,以此为结撮而演之经。如法华之结经为观普贤经是也。

结业

(术语)惑谓之结,由惑而起之善恶所作谓之业。宝积经百二十二曰:百千万劫,久习结业,以一实观,即皆消灭。行事钞上四曰:结业自缠,永流苦海。..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