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佛念

(人名)竺姓,佛念名。凉州人,苻氏建元中僧伽跋澄昙摩难提等,入长安,澄执梵文,念译为晋,出增一阿含及中阿含。为苻姚二代译人之宗。后译菩萨璎珞十住断结及出曜经等。卒于长安。见高僧传一..

竺法兰

(人名)姓竺,名法兰。中印度人,汉明帝永平中与迦叶摩腾共来我国,译四十二章经等。见高僧传二。

竺干

(地名)印度之别称。竺乾为天竺西干之义。或言乾竺,犹言天竺,后人误升竺字于上云。祖庭事苑二曰:竺干即天竺国,或云西天西干,皆译师之义立。甄正论中曰:合云乾竺,乾者天也。后人抄写,误..

竺经

(杂名)即佛经。出天竺国。故曰竺经。李洞诗曰:若遇多吟友,何妨看竺经。

竺道生

(人名)竺姓,犹言释。道生其名。罗什门下四哲之一。

竺坟

(杂名)西竺之坟典。谓佛经也。

竺昙摩罗

(人名)竺昙摩罗刹Dharmarakṣa,竺姓,名昙摩罗察,译曰法护。月氏国人,译正法华者。高僧传一曰:晋长安竺昙摩罗刹。开元录二曰:沙门竺昙摩罗察。..

委顺

(杂语)谓僧死也。是任因缘之义。稽古略二曰:翟罪于祖,祖乃委顺。

(杂名)释氏要览上曰:房旁也,在堂两旁故。十诵云:房者或属僧,或属一人。然则坊为一坊之总名,房乃僧坊中之别房,多人同居一房,曰属僧,一人独居曰属一人。遁世行人无所带之寺院者,多称此..

房舍犍度

(术语)四分律所说。二十犍度之一。明诸资具中,关于房舍之种种作法章篇也。

肩亡婆论

(书名)外道十八大经中八论之一。百论疏上之下曰:肩亡婆论,简择诸法是非。梵Kaiṭabha,巴Ketubha,亡字或作土。

肩次

(杂语)又名肩下,下肩。即接肩而著于下位之称。

金人

(杂名)黄金色之人,指佛而言。又以金属造之佛像也。僧史略上曰:案释老志曰:释氏之学,闻于前汉。武帝元狩年中,霍去病获毗邪王金人。帝以为大神,列甘泉宫,烧香跪拜,此佛法流传之始也。琅..

金七十论

(书名)Hiraṇyasaptati,数论师自在黑作,有七十行偈颂。其时国王赏之以金,故彼以之为名誉,而名为金七十论,或云论之长行(解释偈颂之语曰长行)为天亲所作者非是,述彼宗二十五谛之义,三..

金山

(譬喻)金山喻佛身也。法华经序品曰:身色如金山,端严甚深妙。心地观经一曰:破有法王甚奇特,光明照曜如金山。

七金山

(名数)须弥山周围七重之金山也。俱舍论十一曰:苏迷卢Sumeru居中,次逾健达罗山Yugaṁdhara,伊沙多罗山Īśādhara,竭地洛迦山Khadiraka,苏达梨舍那Sudarśana,頞湿缚羯拏Aśvakarṇa,毗..

金山王

(譬喻)金山中之胜妙者,以譬如来。往生要集上本曰:遥以瞻望弥陀如来如金山王。

金山寺

(寺名)在江苏省镇江金山上。梁武帝天监四年二月十五日,始于此寺,设水陆会。至宋改号龙游寺。以佛印禅师了元,尝住此,与苏轼问答而着。见释氏稽古录二,续传灯录五等。..

金口

(杂名)如来之口舌。如来之身相,为黄金色,故其口舌谓之金口。又如来之口舌如金刚坚固不坏,故谓之金口。止观一上曰:诸师皆金口所记。辅行一之一曰:金口者,此是如来黄金色身口业所记。璎珞..

金口相承

(术语)天台宗三相承之一。又名金口祖承。谓受佛金口之记,而出世之付法藏二十三祖,次第相承其法门也。止观一上所谓付法藏人,始迦叶,终师子,二十三人,末田地与商那同时取之,则二十四人,..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