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六生

(术语)非自第六之意根而生,自眼耳等之五根而生之法也。即眼耳等之五识。俱舍论二曰:六谓意处,异此而生。名非六生,是从眼等五根生义,即五识等。..

非心非佛

(公案)以是心是佛之语翻案而为一个之公案者。无门关三十二则曰:马祖因僧问,如何是佛?祖曰:非心非佛。碧岩四十四则曰:僧问禾山:即心即佛即不问,如何是非心非佛?山曰:解打鼓。宗镜录二..

非生非灭

(术语)释迦如来之出世灭度,非实之生灭,其本身之寿量,无量无数,而为众生化益,非生现生,非灭现灭也。法华经寿量品曰:诸善男子,若有众生来至我所,我以佛眼观其信等诸根利钝随所应度,处..

非有非空

(术语)唯识论所说之中道也。一切诸法有偏计所执性(凡夫迷悟所现之虚妄相也,如于绳见蛇),与依他起性(因缘所生之法也,如绳之相),及圆成实性(诸法之实性即真如也,如绳之麻)之三性。此..

非有非空门

(术语)四门之一。诸教各有四门。可入于涅槃。

非有非无句

(术语)有无四句之一。就我及五蕴执非有无之外道见解也。

非有想非无想定

(术语)非有想非无想处之禅定也。新译曰非想非非想定。

非有想非无想天

(界名)非有想非无想处,在六趣之中属于天趣。故曰非有想非无想天。新译曰非想非非想天。略曰非想天。又名有顶天。以是为三界之最顶处故也。..

非有想非无想处

(界名)Naivasaṁjānāsaṁjāyatana,智度论谓为非有想非无想。俱舍论谓为非想非非想。无色界之第四处,即三界之最顶也。生于此处者无如下地粗想之烦恼,故曰非有想,又曰非想。非无细想之烦..

非色

(术语)四大所成及四大所生之法为色。不然者为非色。五蕴之中除色蕴,受想行识之四蕴是也,因而称之为非色之四蕴。

非色非心

(术语)分别一切之有为法为三聚:一色法,二心法,三非色非心法。如俱舍七十五法中不相应行之十四法,是非四大所成,故为非色,是非与心相应之法,故为非心,因而名为非色非心法。又如成实论,..

非安立

(术语)对于安立之称。谛理有差别与名义之施设曰安立。无差别无名言曰非安立。真如之谛理。立此二门。唯识述记九末曰:有差别名言者名安立,无差别离名言者非安立也,安立者施设义也。..

非安立谛

(术语)一曰非安立真如。谛者,真如之理诚实也。

非安立真如

(术语)唯识论所说,二真如之一。真如有真如如常等种种义理差别之施设,谓为安立真如或安立谛,真如之体性,固离名字之相,离心缘之相,寂灭无为,谓为非安立真如或非安立谛。盖安立真如为真如..

非行非坐三昧

(术语)天台所立四种三昧之一。不关于行住坐卧之四威仪,通于一切之事,随意起,而修禅定也。故复名随自意三昧。止观二曰:非行非坐三昧者,上一向用行坐此既异上,为成四句,故名非行非坐。实..

非非想天

(界名)非想非非想天之略。心地观经五曰:三界之顶非非想天,八万劫尽退生下地。

非所断

(术语)三所断之一。见惑之有漏法为见所断,修惑之有漏法为修所断,有为无为之无漏法为非所断。

非律仪非不律仪

(术语)三种无表色之一。谓律仪即非善戒,不律仪即非恶戒之非戒律的善恶之无表色也。律仪为极善,不律仪为极恶,其他之善恶,善恶皆势用微劣,故称之为处中之善,处中之恶,皆为非律仪非不律仪..

非思量底

(术语)教家谓为无分别,禅家谓为非思量底,拂邪思妄念也,是为坐禅之要术。普劝坐禅仪曰:兀兀坐定,思量个不思量底,不思量底如何思量、非思量,此乃坐禅之要术也。..

非前后俱得

(术语)四种得之一。得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时之得。此二无为,为不生不灭之无为,故非为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之时间所拘束者。从而能得无法之前,法之后,与法俱时之事,故曰非前后俱得。..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