屎粪地狱

(界名)考信录二曰:杂阿含经曰:食五辛人,触秽三宝,死堕屎粪地狱。出作野狐猪狗。若得人身,其体腥臭。

眉间光

(术语)从眉间之白毫相放出之光明也。

眉间白毫相

(术语)佛三十二相之一。佛之眉间有白毛,内外映彻如白琉璃,宛转右旋。观无量寿经曰:眉间白毫右旋宛转,如五须弥山。法华经序品曰:佛放眉间白毫相光,照于东方万八千世界。..

柔和忍辱衣

(术语)弘经三轨之一。弘通法华者,宜以柔和忍辱之心为心,吾心柔和忍辱,可以防一切瞋恚之害毒,如衣防寒热之害,以为因喻。法华经法师品曰:善男子!善女人!入如来室,着如来衣,坐如来座,..

柔和质直者

(术语)意柔而随顺于道,心正而无伪曲者。法华经寿量品曰:诸有修功德,柔和质直者,则见我身在此而说法。

柔顺忍

(术语)心柔智顺,于实相之理不乖角,故云柔顺。堪安住于其位地,故云忍。维摩经法供养品曰:闻如是法,得柔顺忍。注肇曰:心柔智顺,堪受实相,未及无生,名柔顺忍。无量寿经上曰:一者音响忍..

柔软

(术语)谓心柔和而随顺于道也。法华经曰:众生既信伏,质直意柔软。

法海

(一)谓佛法广大,深远辽阔犹如大海。维摩诘经佛国品(大一四·五一九下):“为现三宝于世间,佛所说法开化人,终已无求常寂然,上智愍度老死畏,当礼法海德无边。” (二)唐代僧。曲江(广东)..

法海寺

位于北平西郊磨石口村翠微山麓。建于明正统四年至八年(1439~1443)。本寺原为龙泉古刹遗址,由太监李童(法号福善)出资扩建,营建之时,官方工部营缮所亦参与其事。寺成之后,尝获颁大藏经,..

法真

(834~919)唐末五代僧。梓州盐亭(位于四川)人,俗姓王。于慧义寺(护圣寺竹林院)出家。曾往南方游历,至道吾圆智、云岩昙晟、洞山良价、沩山灵祐等处参学。特在沩山门下刻苦修行,终于悟道..

法舫

(1904~1951)河北陉县人,俗姓王。自幼父母双亡。民国十年(1921),十八岁,依南岳是岸长老出家。后投法源寺,依道阶法师受具足戒。十一年赴武昌佛学院,亲近太虚大师,为该院第一期学僧。曾..

法财

为“世财”之对称。即指佛法、教说等。盖精神之教法能滋润众生,为众生长养慧命之资粮,犹如世间之财宝,故喻称为法财。维摩经佛国品(大一四·五三七下):“法王法力超群生,常以法财施一切。..

法起菩萨

法起,梵名 Dharmodgata。据新华严经卷四十五诸菩萨住处品载,此尊为住于金刚山之菩萨。又作法喜菩萨、法基菩萨、宝基菩萨、法尚菩萨、法勇菩萨。亦即旧华严经与道行般若经所说之昙无竭菩萨。法..

法假

谓诸法乃因缘和合而生,并无实体,仅有假名,故称法假。(参阅“三假施设”604、“假”4376) p3383

法曼荼罗

梵语dharma-mandala。音译达磨曼荼罗。又作种子曼荼罗、字曼荼罗。略称法曼。为密教所设立四种曼荼罗之一。凡书写经论之文字言语、义理,及诸佛菩萨之真言、种子等有关法文义理之曼荼罗,皆称为..

法堂

乃七堂伽蓝之一。即禅林演布大法之堂。位于佛殿之后方,方丈之前方。相当于讲堂,而“讲”通于“讲教”,为别于他宗,且示其教外别传之宗旨,故于禅宗特称为法堂。依据历代三宝纪卷十二、景德传..

法执

“我执”之对称。又作法我执、法我见。略称法我、假名我。系应破除之两种我执之一。将所有存在(法)之本质认为是固定不变、有实体之物,称为法执;而将人类之本质认为是固定不变、有实体者,则..

法将

即佛法之大将。比喻高僧大德之于弟子犹如大将之于军。又精通法门义理,与他人论战皆胜者,亦称法将。如玄奘于印度时曾得“法将”之美名。又菩萨亦称法将,大智度论卷七(大二五·一○九上):“..

法常

(一)(567~645)唐代僧。南阳白水(位于河南)人,俗姓张。少游儒林而厌其喧杂,遂立愿出家,奉戒自守。十九岁披剃,依昙延为师,不逾年即能宣讲涅槃经。二十二岁初闻摄大乘论,尔后五年即深研..

法敏

(579~645)唐代僧。丹阳人,俗姓孙。八岁出家,初从学于英禅师,后入茅山听明法师讲三论。二十三岁听高丽之实公讲说。至实公示寂,适逢隋末之乱,遂还俗,隐遁三年后,入越,住于余姚之梁安寺..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