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境界庄严三昧

(术语)普贤菩萨之三昧也。大疏十谓佛境界是诸佛自证真实境界,非声闻等所能及,如法华方便品中所说,庄严者,即是如来自证体,有无量德自庄严云。义释七谓此佛境界,即是诸佛自证不思议平等心..

佛鸣

(人名)梵音Buddhaghośa,中印度摩伽陀人。纪元五世纪顷,渡航锡仑,阅读大寺之藏经。往昔阿育王派遣布教师于各地时,摩哂陀传至此岛之三藏尚存,新再翻为巴利语,于是施注释。彼又为其翻译,..

佛像

(图像)佛之真影也,通雕像铸像画像而言,佛使优填王始造之,为住持之佛宝,使在世灭后之四众以真身之想,而信敬之。大乘造像功德经,佛说作佛形像经,佛说造立形像福报经,造塔功德经,佛说造..

雕像之始

(故事)增一阿含经二十八曰:佛一夏升忉利天为母说法,拘翼国优填王,思念佛,以旃檀造如来像,高五尺。西域记五曰:邬陀延王(即优填王)请尊者没特伽罗子(即目连),以神通力,接工人上天宫..

铸像之始

(故事)增一阿含经二十八曰:波斯匿王,闻优填王雕像,乃以紫磨黄金造佛像,亦高五尺,时阎浮提内始有二像。根本说一切有部尼陀那目得迦五曰:若佛世尊自居众首为上座,便有威肃,众皆严整,世..

画像之始

(故事)大唐内典录一曰:汉秦景使还于月支国,得优填王旃檀像,师第四画像样,来至洛阳,帝敕图之,于西阳城门及显节陵上供养,自尔素丹流演于今。(第四画像之事详瑞像部)。..

佛诞生会

(行事)又云灌佛会,亦云降诞会。以佛生日即四月八日,行灌佛之式也。

佛慧

(术语)诸佛平等之大慧,即一切种智。无上正觉也。法华经方便品曰:如来所以出,为说佛慧故。无量寿经下曰:佛慧无边际。维摩经菩萨品曰:趣向佛慧,起于宴坐。..

佛慧初心

(术语)又云初法明道,亦曰入净菩提心门。真言行者初入于初地之位也。大疏二曰:更越百六十心等一重极细妄执,得至佛慧初心,故云三阿僧祇劫成佛也。..

佛发

(杂语)释迦牟尼之头发也。梁书扶南国传曰:三年八月高祖改造阿育王寺塔,出旧塔下舍利及佛爪发。发青绀色,众僧以手伸之,随手长短。放之,则旋屈为蠡形。僧伽经曰:佛发青而细,犹如藕茎丝。..

佛德

(术语)如来所具之功德也。俱舍论二十七曰:佛德者,诸有智者思惟如来三种圆德,深生爱敬。其三者何?一因圆德,二果圆德,三恩圆德。..

佛磔手

(术语)磔音窄。磔者,张也。律摄曰:佛张手者,中人三张手,谓佛一张手,当一肘半也。五分律曰:修伽陀磔手者,方二尺。修伽陀此云善逝,是佛十号之一号也。尺者度也,周制寸尺,唐即于周一寸..

佛树

(杂语)菩提树也,佛成佛于此树下,故云佛树,亦云道树,菩提树。维摩经佛国品曰:始在佛树力降魔。无量寿经上曰:受施草敷佛树下。辅行一曰:佛树者,亦曰元吉树,亦曰道树,菩提树等。从此得..

佛树王

(譬喻)譬菩提心萌芽发生,遂成佛果,而托云佛树王也。大日经疏五曰:下菩提心种子于一切智心地中,润以大悲水,照以大慧日,鼓以大方便风,不碍以大空空,能令不思议法性芽次第滋长,乃至弥满..

佛头着粪

(杂语)传灯录,崔相公入寺,见鸟雀于佛头上放粪。乃问师曰:鸟雀还有佛性也无?师曰:有。崔云:为什么向佛头上放粪?师曰:是伊为什么不向鹞子头上放。..

佛遗教经

(经名)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之略名。真西山氏谓遗教经为瞿昙氏最后教弟子之语,以端心正念为首,而深言持戒,为禅定智慧之本。本经各家之论注如下:佛遗教经论疏节要一卷,天亲菩萨论,宋智圆..

佛坛

(杂名)祭佛之坛场也。俗家之居室,或寺院之方丈所设之佛龛,谓之佛坛。

佛檀

(杂语)檀者布施也。布施有二种,施法清净,近于佛道,谓之佛檀。反之谓之魔檀。智度论十二曰:檀有二种:一者魔檀,二者佛檀。

佛临涅槃记法住经

(经名)一卷,唐玄奘译。佛临涅槃悬记灭后初百年乃至第十百年之事。

佛藏

(术语)八藏之一,佛所说之大乘经,明一切诸佛所说之法,及佛神通变现,利导众生之事等者。【又】总称一切之佛说。仁王经中曰:恒沙佛藏一念了。..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