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田

(譬喻)向佛而植善根,则生无量之福果,故名佛田,佛即为众生生福之田地也。智度论三十曰:佛田者,一切三世诸佛,(中略)虽有种种福田,佛为第一福田。..

佛奴

(杂名)建康实录曰:陈后主乃自卖身于佛寺为奴。

佛布施

(杂语)奉衣服等于所事之本尊也。瞿醯经中曰:诸尊一一奉施上妙新净衣服。

佛曲

(杂名)西河诗话曰:佛曲在隋唐有之,不始金元。如唐乐府有普光佛曲,日光明佛曲等八曲,入婆陀调。释迦文佛曲,妙华佛曲等九曲,入乞食调。大妙至极曲,解曲,入越调。摩尼佛曲,入双调。苏蜜..

佛名经

(经名)藏中有数部:一、元魏菩提流支译之佛名经十二卷,举一万一千九十三尊。二、失译人名之佛名经,三十卷。三、隋阇那崛多译之五千五百佛名神咒除障灭罪经,八卷。四、失译人名之三劫三千诸..

佛光

(术语)佛之光明也。赞阿弥陀佛偈曰:佛光照耀最第一。

佛光王子

(人名)唐高宗之中宫恼产,请法师玄芳加护之。正月一日中宫施纳袈裟等,寻王子生,光明盈殿,因号佛光王子,许使出家。见慈恩寺传九。..

佛立三昧

(术语)般舟三昧,此翻佛立三昧。此三昧成就,则见十方诸佛立于其前也。般舟三昧经曰:有三昧名十方诸佛,悉在前立。止观二曰:此法出般舟三昧经,翻为佛立。..

佛地

(术语)通教十地之第十位。谓第九地之菩萨最后顿断烦恼所知二障之习气而成道之位也。

佛地经

(经名)一卷,唐玄奘译。佛为妙生菩萨说佛地之五相,谓清净法界及四智也。一一细释。

佛印

(术语)印者决定不变之义,诸法实相为诸佛之大道,决定不变,故名佛印。止观二曰:有解此者成大道,是名佛印。 同辅行曰:既是实相故名佛印。又佛心印之略,【又】佛之印相也,凡佛界相好无异..

佛印三昧经

(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佛在耆阇崛山入于三昧,光照十方,大众云集,弥勒舍利弗,问文殊以佛身所在,文殊使入三昧观之,皆不能见。须臾佛现,乃问其义,佛言住于深般若佛印三昧故也。..

佛因

(术语)得佛果之因。一切之善根功德是也。

佛成道日

(行事)佛之成道日,经论之说不同。长阿含经四及因果经作二月八日,灌佛经及方等泥洹经作四月八日,西域记则三月八日,又云三月十五日。俱舍宝疏,正宗记,佛祖统纪等皆取二月八日之说。支那用..

佛吼

(杂语)佛之师子吼也,佛之说法,谓之师子吼,喻于大众无所怖也。无量寿经上曰:佛吼而吼。同嘉祥疏曰:举师子王哮吼为譬耳。

佛戒

(术语)梵网经所说之大乘戒也,又云佛性戒、佛乘戒。此戒以众生本具之佛性为体,且受持此戒可至佛果也。【又】诸佛所住一实相之净戒也。梵网经下曰: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意识色心是情是心..

佛身

(术语)Buddhakāya,证得无上正觉之佛陀身体也。就中有法身化身等之别。总名为佛身。

十个量等身

(名数)佛之法身,其量等于一切有为无为之诸法,今统收之为十三个而示之。此云十个者,探玄记三云:但此经所明皆应十种,以显无尽故。有七八十二等数,皆增减云十。又慧影智论疏云:少过少减皆..

一身

(名数)法相宗总门之法身也,又真言之法界身也。

二身

(名数)有六种:真身,应身之二身。常身,无常身之二身。生身,法身之二身。实色身,化色身之二身。真身,化身之二身。实相身,为物身之二身是也。..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