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伽罗久履苛

(杂语)译曰最胜姓。见阿育王经一。

何耶

(菩萨)Haya,马头观音之梵语。演密钞九曰:何耶是略梵语,正云贺演屹哩嚩,此云马头。

何耶揭唎婆

(明王)Hayagrīva,又作贺野纥哩嚩,译曰马头,明王名。大日经疏五曰:何耶揭唎婆,译云马头。其身非黄非赤,如日初出之色。以白莲华为璎珞等,庄严其身。光焰猛盛,赫奕如发。指甲长利,双牙..

何欲经

(经名)生闻梵志,刹利居士等问欲何行何等,佛一一答之。摄于中阿含经三十七。

何履那

(动物)又作曷利拏,鹿也。译为山羊者,非正。

(术语)Buddha,佛陀之略,又作休屠、佛陀、浮陀、浮图、浮头、勃陀、勃驮、部陀、母陀、没驮。译言觉者,或智者。觉有觉察觉悟之二义,觉察烦恼,使不为害,如世人之觉知为贼者,故云觉察,是..

四种佛

(名数)一、三藏佛,坐于摩羯陀国菩提树下以生草为座,于三十四心断见思之惑,而成正觉。身长丈六,对三乘之根机说生灭之四谛,为八十之老比丘,灰身灭尽于双树下,唯有此佛为十方之佛,三世之..

一佛多佛

(术语)大乘许于一时有多佛出世,且勿论。小乘则于俱舍十二有二说:萨婆多师之义,无边之世界,唯一佛出世,无二佛于同时出世者。余师之义,则一三千大千世界,虽无二佛于同时出世,而其他三千..

佛入中国之始

(故事)茶香室丛钞十三曰:晋王嘉拾遗记云:燕昭王七年,沐胥之国来朝,则申毒国之一名也。有道术人名尸罗,百三十岁。荷锡持瓶。云发其国五年,乃至燕都。善炫惑之术,于其指端出浮屠十层,高..

佛土

(术语)佛所住之国土,佛所化之领土也。有净土、秽土、报土、法性土等之别。法华经方便品曰: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大乘义章十九曰:安身之处号之为土,约佛辨土名为佛土。..

二种佛土

(名数)一真土,真佛之住处也。二应土,应佛之住处也。大乘义章十九曰:佛土或分为二,唯真与应。自所托名之为真,随他异现说以为应。【又】一真佛土,同于上之真土。二方便化身土,同于上之应..

三种佛土

(名数)佛地论七,立法性土、受用土、变化土,如其次第,以为法性身、受用身、变化身之住处。此中法性土为理土,而受用变化之二土为事土。又法性受用之二土唯为净,而变化土通于净秽。大乘义章..

四种佛土

(名数)唯识论十以自性身、自受用身、他受用身、变化身为四佛身,而佛土亦有四:一法性土、二自受用土、三他受用土、四变化土也。此中法性土,为无色无相之理土;自受用土,为实佛自托之报土;..

佛子

(术语)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梵网经下曰: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

三佛子

(名数)一外子,诸凡夫未能绍继佛家之事者。二庶子,诸二乘不从如来之大法生者。三真子,诸菩萨正自佛之大法生者。见华严大疏五。..

佛凡一体

(术语)佛心与凡心为一体也。于获得他力信心之行者上而言之,体得他力信心之行者心,谓之佛凡一体。盖他力之信心,非行者之所计得,乃如来所赐者,其体为佛智,故是清净真实之佛心也。其佛心宿..

佛大僧大经

(经名)一卷,刘宋京声译。王舍城之富者有二子,兄名佛大,弟名僧大。僧大出家,佛大贪染其妇。妇不从,佛大遣贼杀僧大。僧大临死得四果,妇哭死得生天,佛大遂堕于地狱。..

佛心

(术语)如来之心也,觉悟之心也。观无量寿经曰:佛心者大慈悲是。【又】顿悟入道要门论上曰:无住心者是佛心。

佛心宗

(流派)禅宗之别名。以觉悟佛心为禅之体也。佛心何物?心之自性是也。故谓之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人心之性即佛性也,发见佛性谓之成佛。宗镜录三曰:达磨大师云:明佛心宗了无差误,名之曰祖。中..

佛心印

(术语)众生本具之一心,大觉之妙体也,是云佛心。此心决定不改,故云印。犹如世间之印契,以此心印为禅之体而穷明之,为达磨之禅宗,所谓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是也。故有佛心宗之名。六祖坛经曰:..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