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虚无身

(术语)如来之自性身,为法性自尔之性德,故云自然。离诸差别相,故云虚无。又极乐之往生人非胎生,故云自然。非饮食所长养,故云虚无。无量寿经上曰: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义寂疏曰:非胎胞..

自然成就真言

(真言)加持坛地之真言也。怛文(汝)睇微(女天)娑吃屣(护)捕哆赐(亲也于也),译云:汝天亲护者(于字入下句)。萨么(一切也)勃驮曩(佛也有多声)哆以难(度世也即有导师义),译云:..

自爱

(术语)爱自身,是凡夫之欲情也,故自此生种种之苦。金光明经一曰:若自爱者便起追求,由追求故受众苦恼。诸佛如来除自爱故,永绝追求。无追求故,名为涅槃。..

自爱经

(经名)一卷,东晋昙无兰译。佛受舍卫国王之请,于四衢街道说三种自爱之法。三种之自爱者归依三宝,爱护自之三业不使放纵也。

自业自得

(术语)自作善恶之业而自受苦乐之果也。正法念经七,狱卒呵责罪人说偈曰:非异人作恶,非人受苦报,自业自得果,众生皆如是。

自损损他

(术语)自利利他之反也。般舟赞曰:纵此贪瞋火自损损他。群疑论二曰:毁其正见自损损他。

自誓受戒

(术语)大乘之菩萨戒,若无戒师时,许于佛前自誓而受大戒。而其得戒之验,须于梦中妙相也。是谓之自誓受戒。梵网经曰:若千里内无能授戒师,得佛菩萨形像前自誓受戒,而要见妙相。..

自誓三昧经

(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如来独证自誓三昧经之书译也。

自尔

(杂语)自然也。止观五之三曰:自尔,自然之异名。

自语相违

(术语)因明宗法九过之一。如立宗言我母是石女是也。凡女之不产生如石者谓之石女。然于有法言我母,则既有子矣。然于能别言为石女,则是无子也。依之而自语之言吾母,有法之体与能别之义相违,..

自调

(术语)声缘二乘之行法为自调自净自度。持戒是自调,修禅是自净,智慧是自度也。智度论六十一曰:乘福德皆为自调自净自度,持戒是自调,修禅是自净,智慧是自度。复次,自调者正语正业正命,自..

自饿法

(流派)自饿外道之行法也。

自归

(术语)自归三宝谓之自归,其授三归戒于弟子之人称为自归师。象器笺八曰:观音忏法式,有导师香华自归三职。

自证

(术语)第一义之真理非从他得而自证悟者,谓之自证。演密钞二曰:言自证者,但是佛自证,不从他得也。

自证坛

(术语)金刚界之成身会曼荼罗是也。先于色究竟天五相成身,证得圆满之佛身,直降于须弥顶先从大日如来之自心流出四方四伟之四亲近,总为十六大菩萨,次从四方之四佛流出大日亲近之四波罗蜜菩萨..

自觉悟心

(术语)自觉之心也。心地观经发菩提心品曰:自觉悟心能发菩提,此觉悟心无有二相。自觉悟心有四相,云何为四?谓诸凡夫二种心:一者眼识乃至意识同缘自境名自悟心,二者离五根心心所法和合缘境..

自觉圣智

(术语)大日如来之法界体性智,为无师自悟,故称之曰自觉圣智。菩提心义十曰:如来第五种智,亦名法界性智。菩提心论名法界智。牟利经名法界体性智,又名金刚智。瑜祇经云:唯一金刚断诸烦恼,..

自观心经

(经名)上下二卷,上卷简括止观之得不得者有四句,下卷说观伺,瞋恚,乃至恶慧等多少有无,有恶须断,有善须求涅槃。摄于中阿含经二十七。..

自摄

(术语)以戒法自摄专三业,使不放逸,谓之自摄。南山戒疏一下曰:由斯戒法能持七支,有过皆塞名自摄也。

自证身

(术语)谓理智不二之大日法身。五种法身中之法界身,四种法中之自性身是也。此为法界体性智所成。在胎藏界为八叶中胎之大日,在金刚界为一印会之大日是也。就密家之古义言之,此自证身为自受法..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