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部

(流派)宗名。说一切有部之略,小乘宗之一,梵名萨婆多。有为无为之一切法,尽立为实有,故云说一切有部。佛灭后三百年之初,于上座部中分立。见宗轮论述记。巴Sabbatthivāda,梵Sarvāstivā..

有部律

(经名)有部宗之戒律。又作律书,十诵律,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等。

有顶

(界名)天名。色界之第四处,本名色究竟天。此在有形世界之最顶,故称有顶(此外无色界有无形之世界),有顶之有,如有唐有宋之有,法华经序品曰:从阿鼻狱,上至有顶。法华经义疏二曰:长行云..

有顶惑

(术语)谓有顶地之惑也。又云非想之惑。有顶地为三界九地中之最上地,此地所起之惑,有见惑修惑之别,其中见惑,虽于见道一时断之,而修惑则于修道先断下八地之七十二品,次断有顶之九品中下八..

有教

(术语)对空教之语。指小乘之俱舍宗,大乘之法相宗而言。一者在小乘而立诸法实有之义,一者在大乘而立唯识本有之义,依此而一者对于小乘之成实宗,一者对于大乘之三论宗,而称为有教或有宗。..

有教无人

(术语)谓唯有教道,而实际无行证之人也。天台一家,判藏教断惑位,通教八地已上,及别教初地已上为有教无人。盖藏通别之前三教,若约于行人禀教之边言之,固为有教有人,望当教之极果而进,然..

有习

(术语)习者习气,谓烦恼之气分。对于无明之语而云有习。

有贪

(术语)上二界之贪烦恼也。有者上二界之定,及其依身。于上二界常起定贪多于内门而转,故立此名。外道于上二界起解脱之想,故为遮之而立此名。见俱舍论十九等。梵Bhavarāga。..

有贪心

(术语)与贪相应及贪所系属之心也。不与贪相应之余善心及无覆心,名为离贪心。见俱舍论二十六。

有执受

(术语)如属于吾身分之四大,为己心识所执持者,谓之有执受。如身体外之事物,不然者,谓之无执受。俱舍论一曰:声唯八种,谓有执受。或无执受,大种为因。同二曰:有执受者,此言何义?心心所..

有间

(术语)对于无间而言。间者间杂,又间隔之义。即余心互相间杂。或有时间及空间之间隔也。往生论注上所谓有间心,选择集上所谓修杂行者,于阿弥陀佛,忆念常间断,故名有间,皆有时间间隔之意者..

有为

(术语)为者造作之义,有造作,谓之有为。即因缘所生之事物,尽有为也。能生之因缘,是造作所生之事物者,所生之事物,必有此因缘之造作,故云有为法。本来自尔而非因缘所生者,谓之无为法。故..

三有为法

(名数)一色法。质碍之法。小乘俱舍,五根,五境,无表色之十一法也。大乘法相,五根,五境,法处所摄色之十一法也。二心法。虑知之法。俱舍心王一与心所法四十六之四十七法也。大乘心王八与心..

四有为相

(名数)生住异灭之四者,此有二种。一一期四相。法之初有名生,生已而相似相异名住,此相续之转变名异,后无名灭。二刹那生灭。谓一刹那中具四相也。此有大小乘之别,大乘法相宗谓色心之法体,..

三有为相

(名数)经中说四有为法,又说三有为相,三有为相者:一生相,二住异相,三灭相也。此中第二之住异相,俱舍论有二说:一者谓住者异之别名也,住必有异,故异相,谓之住异相,非住与异之二相。佛..

有为转变

(术语)谓有为法生住异灭,常转变也。华严演义钞二十一曰:杂集论云:若法有生住异灭,可名有为。生住异灭即转变之相也。

有为无常

(术语)谓有为法转变无常也。华严演义钞十六下曰:以有所作为故名有为,有为是无常。

有为空

(术语)谓有为之诸法为因缘之假和合而无自性也。十八空之一。涅槃经十六曰:有为空者,有为之法,悉皆是空。天台之仁王经合疏中曰:有为空者,色心和合生,阴界入等,皆无所有。..

有为功德

(术语)涅槃之第一义谛为无为功德,其他一切因缘生之功德,谓之有为功德。仁王经上曰:有为功德,无为功德。

有为生死

(术语)凡夫之分段生死谓之有为生死,菩萨之变易生死名为无为生死。胜鬘经曰:有有为生死无为生死,涅槃亦如是,有余及无余。宝窟下本曰:分段名曰有为,变易名曰无为。分段之因名为有漏,变易..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