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总论

上天堂或是下地狱,就决定在人的一念之间。清心与浊念正是二者的分界线。自古就有真人,驱除情欲,回归本性,永息淫秽心思,只存清净念想,虽然生活在五浊恶世,却也如登四禅之境。像这等修真之..

第二章好色必死

吴泽云先生说:“人从赋气成形之后,最重要的就数生命了。然而未能养生,怎么知道保命?既知保命,即可养生。这是不可变更的道理。但近世人心不古,风俗败颓。其中最足以伤害人生命的,要数色欲..

第三章纵欲则学业无成

如果纵欲就会学业无成周思敏说:“人生在天地之间,要成为圣贤豪杰,在于自己努力奋斗。然而必须有十分的精神,才能做成十分的事业。如果不先在年富力强之时,除去欲心,节省欲事,以便保守精神..

第四章纵欲则子孙不蕃

(纵欲子孙不会昌盛)好色的人,子孙一定有很多夭折的,后代也不会昌盛。为什么呢?我的子孙,是我的精神所传承。现在用有限的精神,供应无穷的色欲,就如用斧头砍伐树木,树中脂液既然枯竭,果..

第五章节欲

伊川先生对张绎说:“我出生时体气薄弱,三十岁变得强盛,四十五十以后才完备。现在七十二岁了,比较一下筋骨,和壮年时没啥不同。这都是平时清心寡欲而形成的。”张绎说:“先生难道是因为体气..

第六章制心

制心(控制心念)卜锡范《戒淫论》说:“未见女色时贵在有定力,初见时贵在有慧力,心念冲动时贵在有忍力。平日里存心诚正,天天说善言、做善事、观善类,这就是定力。能够勘破欲火是魔障,欲事是..

第七章避嫌疑

礼仪分别嫌疑,是为了防止淫乱。古人同胞兄妹到了八岁,就开始分桌吃饭。内室言语尚且不泄露到外面,外面的言语不传入到内部,又何况其他呢,现在看到近世的人家,每有招致触犯淫秽,都是由于防..

第八章戒谈闺阃

戒谈闺阃(禁止谈论闺中之事)《不可不可录》说:“祸从口出。奸淫之事,不可谈论。古代贤人,拒绝女子奔投而不向人言讲,归还所纳姬妾却返赠金银,多么厚道啊~现在的人看到善事怀疑,听到恶言却..

第九章谨交游

谨交游(交友时要倍加谨慎)交友,是因为道义相合。若是与浪荡子弟相交,定会在戏场茶馆出入,在花街柳巷往来。整日嬉游,谈笑到青楼;互相追逐,流连入酒肆。闭口不谈礼义,举动都属轻佻。不知不..

第十章勤职业

人的心理是安逸就想淫欲,劳碌就想善法。这本是老生常谈。但少年子弟,耽于酒色,嗜好淫乐而没有节制,不一定是他原本就没出息。大多由于没有职业来消磨时日,懒惰放肆,饮鸠止渴,于是就走上了..

第十一章禁淫书

上古圣人造字,从大处说:用来阐明自然演变的精微,传播圣贤的大道心法。从小处讲:宣布科条文教,记录复杂事物。被世人利用,功劳十分伟大。不知罪魁是谁,竟敢亵渎六书的大义,用来编造淫书,形..

第十二章禁挟妓

(禁止嫖妓)昔日贤人有被友人诱骗到娼妓之家的,回家后流泪自责,把所穿过的衣帽都取出销毁。又有在宴会上,正逢有美女舞乐,未尝用眼观瞧,只是用拇指自掐中指,第二天指痕还在。先贤如此对自己..

第十三章论妾

娶妻,是为了传宗接代;因为妻子没有生子而娶妾,也是为了传宗接代。等娶妾后而妻只盼望丈夫得到儿子,并无妒忌之心的,这是非常幸运的事情,不可能都遇到。若是家有嫉妒妻室,便会生出无限烦恼..

第十四章防闲子弟

(谨防游手好闲子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缝隙之水,可以决堤。我认为淫念也是如此。何时起了淫念,就要当即一刀斩断。着不得一些犹豫,容不得一毫留恋。否则魔念愈深,心火愈盛,不到家破人亡不..

第十五章及时婚配

苏州郡守陈鹏年劝导百姓道:“男女婚嫁,聘礼和婚礼各自按照自己的能力,嫁妆也能符合家庭条件,便可以及时成亲,早日了却成家的愿望。但吴地的丑陋习俗,女家讲财礼,男家问嫁妆,于是就有不肖..

第十六章奸近杀

(奸淫接近于杀害)《居家格言》说:“俗话说,奸淫接近于杀害。然而说‘接近’尚且是委婉的说法,我以为只要是奸没有不杀的。女子丈夫知觉,愤怒提刀是杀;同奸一人,互相嫉妒,利刃相加是杀;因奸..

第十七章名节

妇女一生的大事,只重贞节。乱了她,使她失节,就如瓦破了岂能复原,历观乡试会试的录取名册,与子孙昌盛的家庭,考察他们的前世,凡是属于贞节孝义的占了大半。可见上天回报贞节孝义的人,在吉..

第十八章保全用人名节

人生贵贱虽有别,名节却一样。小丫环出入内室,听令奔走,最是接近亲昵,往往一时兴起就轻薄她。这只是看她无知,欺她不敢抗拒罢了。倘若主妇凶悍嫉妒,就会乱加鞭打,摧残毙命。或是转卖出门,..

第十九章溺婴堕胎

黄藜乙说:“溺杀婴儿之事,虽是狠毒妇人所做,也是出于丈夫的授意。如丈夫坚决不同意陷溺,女子也无可奈何。若是婢女所生,妻子不能相容的,在满月后,过房给他姓,寄养于别人,也可保全孩子性..

第二十章因果

高忠宪《家训》道:“除妻妾之外,都是不属于自己的女色。奸淫他人妻女,妻女被人奸淫,短命损福,祸及子孙,都有明显的报应。少年人应当竭力保守清操,看身体如白玉,一失足就粉碎;看此事如毒药..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