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新微博

最新微博

印光法师文钞菁华录
印光法师文钞菁华录 2024-08-08 16:08

念佛法门,如如意宝珠,能随人意,雨一切宝。但能恳切至诚念佛,自然消除罪业,增长善根。超度先亡,俱生西方。——《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二》-复陈莲英女居士书

印光法师文钞菁华录
印光法师文钞菁华录 2024-08-08 16:08

欲得摄心归一,第一要为生死心切,第二要恳切至诚,第三要著实从心中念,勿只滑口读过。若再不能归一,当依文钞十念记数之法,自可易于归一也。《印光法师文钞》

印光法师文钞菁华录
印光法师文钞菁华录 2024-08-08 16:08

寿康宝鉴,青年保身等,看之,则不至随情欲而冶游,或手淫也。今之少年,多半犯手淫病,此真杀身之一大利刃也,宜痛戒之。《印光法师文钞》

印光法师文钞菁华录
印光法师文钞菁华录
印光法师文钞菁华录 2024-08-08 16:08

世间愚人,不知因果。见为善而得祸,便谓善不可为。见作恶而得福,便谓恶不可戒。不知祸福之来,有近有远,迟早不定。近则人俱得见。远则或隔生隔若干生,非具宿命通者,不能悉知。

印光法师文钞菁华录
印光法师文钞菁华录 2024-08-08 16:08

念佛法门,注重信愿。有信愿,未得一心,亦可往生。得一心,若无信愿,亦不得往生。世人多多注重一心,不注重信愿,已是失其扼要。而复又生一既未得一心,恐不得往生之疑,则完全与真信切愿相反矣。

印光法师文钞菁华录
印光法师文钞菁华录 2024-08-08 16:08

汝是凡夫,不是圣人,睡何能免,食何能止。但不贪睡,不贪食,取其养息充饥即已。若如汝所说,仗神咒止睡,果真持咒有大灵感,或可不睡。汝初持之夜便不睡,乃是心切之极,已稍伤神,故不睡。若伤神久,则睡便不醒矣。初心人,每每以一时精进过度,后便退惰。

印光法师文钞菁华录
印光法师文钞菁华录 2024-08-08 16:08

念佛之人,亦非不可持咒。但须主助分明,则助亦归主。若泛泛然无所分别,一目视之,则主亦非主矣。《准提》、《大悲》,岂有优劣?心若至诚,法法皆灵。心不至诚,法法不灵。

印光法师文钞菁华录
印光法师文钞菁华录 2024-08-08 16:08

你要晓得,天地父母,均不能令你出生死轮回,唯有阿弥陀佛,能令你出生死轮回。你若肯放下一切,一心念佛,若世寿未尽,就会速好。若世寿已尽,即往生西方。然不可求病速愈,只可求速往生。求病愈,若寿尽,便不得往生。求往生,若寿未尽,则速得痊愈。《印光法师文钞》

印光法师文钞菁华录
印光法师文钞菁华录 2024-08-08 16:08

自古高僧,或古佛再来,或菩萨示现,然皆常以凡夫自居,断无说我是佛、是菩萨者。故《楞严经》云:“我灭度后,敕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种种形,度诸轮转。”“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泄佛密因,轻言未学。唯除命终,阴有遗付。”

印光法师文钞菁华录
印光法师文钞菁华录 2024-08-08 16:08

末世众生,欲了生死,非仗佛力,决难如愿。至于各宗法门,俱应研究。而智识浅鲜,世务纷繁之人,何能兼顾。欲学余宗,必须净土已得大通,了无疑惑,方可。若净宗不通,一学余宗,稍有所得,便将净土置之度外。将来所得之益,只可作未来得度之因,决不能即生便出生死也。《印光法师文钞》

印光法师文钞菁华录
印光法师文钞菁华录
印光法师文钞菁华录 2024-08-08 16:08

念佛,回向,不可偏废。回向即信愿之发于口者。然回向,只宜早夜课毕,及日中念佛诵经毕后行之。念佛,当从朝至暮不间断。其心中但具愿生之念,即是常时回向。若夫依仪诵文回向,固不得常常如是。诸大乘经,经经皆令诸众生直成佛道。但恨人之不诚心念诵,致不得其全益耳。--《印光法师文钞》

印光法师文钞菁华录
印光法师文钞菁华录
印光法师文钞菁华录 2024-08-08 16:08

近世少年,多由情欲过重,或纵心冶游,或昵情妻妾,或意淫而暗伤精神,或手淫而泄弃至宝。由是体弱心怯,未老先衰。学问事业,皆无成就。甚至所生子女,皆属孱弱,或难成立。而自己寿命,亦不能如命长存,可不哀哉。

印光法师文钞菁华录
印光法师文钞菁华录 2024-08-08 16:08

又汝何以不发心吃素。汝试将汝身上肉,割到吃,能吃否。自己的肉不能吃,何得日日杀的吃。一切生灵,即不是汝杀,乃以钱令人杀,杀业是一样的。况汝要生西方。佛以慈悲为本,汝既吃肉,即无慈悲之心。此语乃为汝真实修行者说。若泛泛悠悠之人,虽不吃素,亦可念佛。非吃荤者,就念不得佛,不可不知。

印光法师文钞菁华录
印光法师文钞菁华录
印光法师文钞菁华录 2024-08-08 16:08

能于家庭,及与社会,尽谊尽分,是名善人。不计他人对自己尽分与否,我总要尽我之分。善人念佛求生西方,决定临终即得往生。因其心与佛合,故感佛慈接引也。若虽常念佛,心不依道或于父兄妻儿不能尽分,则心与佛背,便难往生。以自心发生障碍,佛亦无由垂慈接引也。《印光法师文钞》·一函遍复

印光法师文钞菁华录
印光法师文钞菁华录 2024-08-08 16:08

临命终时,乃一生之腊月三十日也。倘信愿行资粮未具,贪瞋痴恶习犹存,则无量劫来怨家债主,统来逼讨,哪肯饶你。莫道不知净土法门者,无可奈何,随业受生。即知而不务实修者,亦复如是,被恶业牵向三途六道中,永永轮回去也。

印光法师文钞菁华录
印光法师文钞菁华录 2024-08-08 16:08

「人于恶逆境界,不可起怨尤。知德能感天,则必不至小有逆境,便懈道心。若因小有不顺,便谓修行无益,是无知无识者之知见。人生因果复杂,有因故致有果,有果断非无因。但当息心念佛,尽我心以修,不问现境逆顺。若能常如是者,必能多福。」《印光法师文钞》·复海门理听涛书

印光法师文钞菁华录
印光法师文钞菁华录 2024-08-08 16:08

凡女人受孕之后,务必居心动念行事,唯诚唯谨,一举一动,不失于正。尤宜永断腥荤,日常念佛,令胎儿禀受母之正气,则其生时,必安乐无苦。所生儿女,必相貌端严,性情慈善,天姿聪明。《印光法师文钞》

印光法师文钞菁华录
印光法师文钞菁华录
印光法师文钞菁华录 2024-08-08 16:08

念佛,虽贵心念,亦不可废口诵。以身口意三,互相资助。若心能忆念,身不礼敬,口不持诵,亦难得益。世之举重物者,尚须以声相助,况欲摄心以证三昧者乎。所以《大集经》云:大念见大佛,小念见小佛。古德谓:大声念,则所见之佛身大;小声念,则所见之佛身小耳。

印光法师文钞菁华录
印光法师文钞菁华录 2024-08-08 16:08

须知念佛,则汝心是佛,若不念佛,则汝心不是佛。《观经》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人即不念佛,不能无念,既不能无念,则若不念佛必念六凡,妄想颠倒皆成生死根株,所以应当念佛。行住坐卧不离此念,念来念去念到生死根断,西方去时便是上品上生。《印光法师文钞》

印光法师文钞菁华录
印光法师文钞菁华录 2024-08-08 16:08

「念佛宜念六字(即念南无阿弥陀佛)。或先念六字,至将毕则念四字。始终念四字,颇不宜。以“南无”二字,即皈依,恭敬,顶礼,度我,等义,人每图快图多,故多有念四字者。常闻有人主张专修之益,只令人念四字,发愿礼佛,皆云不必,则完全一门外汉!」辑录《印光法师文钞》·复陈飞青居士书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