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新微博
最新微博
在我们生病非常痛苦时,如何保持快乐心情?宗萨仁波切答:第一种方法:愿众生所有的痛苦和疾病都转移到你的身上,如此就不会有众生需要受苦。第二:去想我经历的痛苦疾病,都是我过去的业力使然,希望我所有的恶业都到这个病痛上来,了结我的恶业。第三:去想所有的苦痛都只是自心的显现,都是虚幻的。
你想得到什么,就要先把这个给别人。比如,想发财,就要先把钱财给别人,这是布施;想长寿,就要先把生命给别人,这是放生;想开智慧,就要先把智慧给别人,这是法施……总之,不管你对别人做了什么,这些最后都会回到你身上,这就是因果规律。----索达吉堪布

【人生三不】三不斗:不与君子斗名,不与小人斗利,不与天地斗巧。三不争:不与上级争锋,不与同级争宠,不与下级争功。三修炼:看得透想得开,拿得起放得下,立得正行得直。人生三福:平安是福,健康是福,吃亏是福。

平常我们的确也会说,烦恼是不好的、它是过患;但当我们因为烦恼而造了业、犯了严重的错,才会有机会更清楚真正看见烦恼的本质与过患的一面。然后,它就会成为修行道上的一个助缘、一种庄严跟一种功德。所以当烦恼起时,我们要把握机会认知到烦恼,而且向内观看自己的心,这是很重要的!---GaMaBa
如果我们真的在修行,则住处、食物、衣服与药物等必需品都会不请自来。我们不须要囤积东西,如果我们修行得好,就一定会有资粮。真正的智慧是看破与放下,不会有纠缠。远离没有意义的活动,积极行善。-海涛法师《修行法要》

当我们认清到烦恼是不好之后,我们要把我们所有的机会、把我们的一生、把我们所有的力量都给予善心。让这个善心来主导我们身口意的各种行为,把这个善的部分,变成我们最主要的工作人员,把所有的工作与权利都赋予它,只有这样才可能是一种真正的修持,才有可能慢慢地降伏或减低我们的烦恼。
有情众生是悲心的对境,因此,在面对新认识的人们时,要摒除偏见。要以悲心拥抱一切众生。无论有情众生在做什么,他们所做的一切皆是悲哀的行为。六道众生的迷惑囚牢是多么牢固。当你能把一切众生都视为父母时,就表示你已用菩提心训练自心而生起了「道」。---莲师心要建言

因为内心的力量,或者称为内在的修证力量是很大的,它能够细微地慢慢地改变我们的心,虽然不会马上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改变或感觉,但是如果你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你将能够调伏自心。---GaMaBa
观音-法门讲解:慈悲的修持---我们在修持观音-法门的时候,并不应该以祈求长寿、财富等世间的名闻利养去修持,而是要学习观音,发愿要像观音菩萨一样具足慈悲,利益众生,并且要发愿具足观音菩萨所具足的智慧。观音-法门就是要以这样的心态去修持。---GaMaBa
信仰,就是相信人生中有一种东西,它比自己的生命重要得多,甚至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值得为之活著,必要时也值得为之献身。信仰是内心的光,它照亮了一个人的人生之路。没有信仰的人犹如在黑暗中行路,不辨方向,没有目标,随波浊流,活一辈子也只是浑浑噩噩。

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无动摇;何其自性,能生万法。——六祖慧能

譬如有些人坐下来会抖腿,在相人术上,这种人有多少钱都会被他抖光,这是一种“败相”,不但钱会抖光,事业也会抖光。人坐就是坐,睡就是睡,坐有坐相,睡有睡相,走有走相,吃有吃相,前面有相,后面有相,真正看相,太不简单,这是以中国文化中,形名之学作的说明。----南怀瑾

阿难问佛,何者是病?佛言:1、随恶人言是病。2、邪妄谄曲是病。3、言语伤人是病。4、贪爱色欲是病。5、杀害众生是病。6、不敬父母是病。7、作恶不悔是病。8、愚痴颠倒是病。9、侵占他人是病。10、好觅人过是病。11无惭无愧是病。12、我慢贡高是病。

常有人向我诉说事业不顺、婚姻不幸、失眠厌食,希望我给个方法解决这些麻烦,像看医生那样,得到一系列建议,然后按照步骤去做,就可以万事如意。我总是说:“对生活不要要求太高,好好修行!”我希望他们少受痛苦,但我更希望他们明白:轮回就是这样充满缺憾。烦恼无尽的纠缠,这就是生活。

“照镜子看见鼻子上有一墨点,很讨厌,但是擦镜子一定没有用。外面的如同镜子,镜子是缘,引起了心中的好恶是非。如回光返照,观察自心,即能觉悟。”--弘一法师

菩萨道的修行是以帮助其他众生为基础,但主要的意图是摧毁自我,而不是社会服务。不论你做了多么好的事情,以巨大的自我从事服务社会的举动,都不能算是善行;但是如果自我粉碎了,不再自私,那就是利生的事业。
在危难中得到救助,这是众生最大的希求。我们作为修行人,不要在这些灾难和违缘面前心慌意乱,应该一心祈祷上师三宝,一心念“阿弥陀佛”,所有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但是我们现在,一有什么风吹草动了,根本想不到上师三宝,想不到阿弥陀佛。真正懂得佛法、深信佛法、有修行的人不会这样。---达真堪布

除非你了悟自心本性,否则无论什么念头,也只是概念性的想法而已。除非你可以驾驭自心,否则你做的任何事也只会延续迷妄而已。除非你厌倦了轮回,否则你做的任何事,也只会是投生恶趣的种子而已。----莲师心要建言

如果你认为丝毫的不悦也是痛苦,那么它就会更变本加厉,你将得不到任何快乐,除非你能让自心松坦安住。不要追究先前的痛苦,一切事物,不管孰好孰坏,都已经是过眼云烟了。不要预料未来的痛苦。---莲师

不管现在你遭受何种痛苦,不要让步,要一再一再地鼓起勇气。不管怎样,如果你不想办法对治自心,痛苦是永不会止息的。将心安住在本然的境界中,不造作、不自溺,柔软地转心向善。---莲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