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德

1、涅槃经所说大涅槃所具之三德。一、法身德,法身乃佛之本体,佛以常住不灭之法性为身;二、般若德,佛的智慧和能力无量无边;三、解脱德,佛远离一切之系缚,不受后有,而得自在。此三者各有..

三缘

净土宗说念佛能产生三种的缘,即亲缘、近缘、增上缘。亲缘是众生的口常念佛名,佛立刻听到,身常礼敬佛,佛立刻看到,心常念佛,佛立刻知道,此情形显示念佛人的三业已经跟佛的三业相应不离了;..

三惑

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见思惑是凡夫的惑,见思惑中的见惑是知见上的迷惑错误,如身见边见等五不正见是,思惑是思想上的迷惑错误,如贪嗔痴慢疑等五烦恼是,声闻缘觉行人若断了此二惑,即能证..

三根

1、指贪嗔痴,因它们能够生长众生的恶业。2、众生善根的强弱有三种,即上根、中根、下根。3、三无漏根的简称。

三语

如来所说的三种语,即随自意语、随他意语、随自他意语。随自意语是佛随自己的意思而说自己亲证的实相法;随他意语是佛随顺众生的根机而说的种种的方便法;随自他意语是佛在为众生说法时,一方面..

入世法

入于世间以解除众生痛苦的方法。入世法讲求去三毒,持五戒,弘十善,行六度,这也是出世法的基础。

人无我

又名众生无我、生空、人空、我空等,人体为五蕴假和合而有,其中无真实的我体,故云人无我。二无我之一。

人我见

二我见之一,如计有我、人、众生、寿者等,都称为人我见。

欲界中的有情,为六道众生之一,思虑最多,因过去世中曾修中品十善之因,故今世召感人道之果。

十六罗汉

宾度罗跋罗惰阇尊者(旧称宾头卢颇罗堕誓)、迦诺迦伐蹉尊者、迦诺迦跋厘惰阇尊者、苏频陀尊者、诺距罗尊者、跋陀罗尊者、迦理迦尊者、伐阇罗弗多罗尊者、戍博迦尊者、半托迦尊者、罗怙罗尊者(..

十六知见

又名十六神我,未见道的人,在五蕴法中强立主宰,妄计有我我所,而有十六种的知见,即:一、我,于五蕴法中,妄计有我、我所;二、众生,于五蕴法中,妄计有实在的众生;三、寿者,于五蕴法中,..

九类生

一、胎生,是在母胎内成体之后才出生的,如人、牛、羊、马等是;二、卵生,是在卵壳内成体之后才出生的,如鸡、鸭、雀、鸽等是;三、湿生,是最初也由母体生卵,但卵离开母体后,本身摄受水分及..

九有情居

简称九门、九居、九有。三界中有情乐住的地方共有九所,叫做九有情居,或九众生居,简称九有,或九居,即欲界之人与六天、初禅天、二禅天、三禅天、四禅天中之无想天、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

九结

九种的烦恼。结就是烦恼的别名,因烦恼能使众生结缚于生死。九结者:爱结(贪爱)、恚结(嗔恚)、慢结(憍慢)、痴结(愚痴)、疑结(疑正法)、见结(身见边见邪见等)、取结(见取见及戒禁取..

二解脱

1、慧解脱和心解脱。慧解脱是说智慧能使人脱离一切烦恼障,最终证悟不生不灭的涅槃;心解脱是说心识能使人脱离一切的定障,而得进入于灭尽定。2、性净解脱和障尽解脱。性净解脱是众生的本性清净..

二世间

有情世间和器世间。有情世间即众生由惑造业所感的生死存亡的色身,也就是有情的正报;器世间即众生依之而住的宇宙国土,也就是有情的依报。..

二求

得求和命求。得求是众生希求获得快乐;命求是众生希求获得长命。

二报

依报和正报。依报又名依果,即众生依之而住的果报,如国土大地房屋器具等是;正报又名正果,即众生五蕴假合的身体,因此身体乃因惑造业所感,是正彼之果报。..

二忍

1、众生忍和无生法忍。众生忍是忍受众生的种种加害而不起嗔恚的心;无生法忍是安住于无生的法理而不动心。2、安受苦忍和观察法忍。安受苦忍就是众生忍;观察法忍就是无生法忍。3、生忍和法忍。..

二利

自利和利他。上求佛果是自利,下化众生是利他。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