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

(术语)梵语摩怛刺多Mātratā,此译曰唯。梵语毗若底Vijapti,此译为识。梵语倒置之为识唯,通常为Vijānamatravāda。唯者简别之义。简别识外无法,谓之唯。识者了别之义。了别之心略为三种..

唯识

(术语)梵语摩怛刺多Mātratā,此译曰唯。梵语毗若底Vijapti,此译为识。梵语倒置之为识唯,通常为Vijānamatravāda。唯者简别之义。简别识外无法,谓之唯。识者了别之义。了别之心略为三种..

唯心偈

(杂名)指旧华严经第十一,夜摩天宫菩萨说偈品如来林菩萨所说之偈曰:心如工画师,造种种五阴。一切世间中,无法而不造。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华严宗以为显唯心缘..

唯心偈

(杂名)指旧华严经第十一,夜摩天宫菩萨说偈品如来林菩萨所说之偈曰:心如工画师,造种种五阴。一切世间中,无法而不造。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华严宗以为显唯心缘..

唯心

(术语)一切诸法,唯有内心,无心外之法,是谓唯心。亦云唯识。心者集起之义,集起诸法故云心,识者了别之义,了别诸法故云识,同体异名也。八十华严经十地品曰:三界所有,唯是一心。唯识论二..

唯心

(术语)一切诸法,唯有内心,无心外之法,是谓唯心。亦云唯识。心者集起之义,集起诸法故云心,识者了别之义,了别诸法故云识,同体异名也。八十华严经十地品曰:三界所有,唯是一心。唯识论二..

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章

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卷第四终南太一山至相寺沙门释智俨集十明品十明章 灭尽定章 十忍品十忍章 阿僧祇品时劫章 寿命品寿命差别 往生章 菩萨住处品住处章 不思议法品显果德自在章 解脱章 如来相..

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章

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卷第四终南太一山至相寺沙门释智俨集十明品十明章 灭尽定章 十忍品十忍章 阿僧祇品时劫章 寿命品寿命差别 往生章 菩萨住处品住处章 不思议法品显果德自在章 解脱章 如来相..

净眼

(术语)清净之法眼也。五眼中法眼见事理诸法之净眼也。华严经曰:如是净眼能观见。【又】(人名)王子之名。

净眼

(术语)清净之法眼也。五眼中法眼见事理诸法之净眼也。华严经曰:如是净眼能观见。【又】(人名)王子之名。

净刹

(术语)清净之佛国也。华严经七曰:广大净刹皆成就。行事钞下四之一曰:作从佛往净刹之意。

净刹

(术语)清净之佛国也。华严经七曰:广大净刹皆成就。行事钞下四之一曰:作从佛往净刹之意。

净土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

净土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一卷(并序)南岳沙门法照于上都章敬寺净土院述夫如来设教广略。随根终归乎实相。得真无生者。孰能与于此哉。然念佛三昧是真无上深妙禅门矣。以弥陀法王四十八愿名号。为佛..

净土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

净土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一卷(并序)南岳沙门法照于上都章敬寺净土院述夫如来设教广略。随根终归乎实相。得真无生者。孰能与于此哉。然念佛三昧是真无上深妙禅门矣。以弥陀法王四十八愿名号。为佛..

无上两足尊

为佛之尊号。略称两足尊。如金光明经卷一(大一六·三三七上):“十方诸佛,现在世雄,两足之尊。”法华经方便品(大九·六下):“无上两足尊,愿说第一法。”此尊号有二义,即:(一)两足,谓..

无上两足尊

为佛之尊号。略称两足尊。如金光明经卷一(大一六·三三七上):“十方诸佛,现在世雄,两足之尊。”法华经方便品(大九·六下):“无上两足尊,愿说第一法。”此尊号有二义,即:(一)两足,谓..

涌泉寺

位于福州鼓山白云峰麓。唐末,州人于山庐墓,制满拆庐,有泉涌出。山中原有华严寺,据传其地有潭,潭中有毒龙,唐建中四年(783),灵峤诵华严经逐之,遂建寺宇,称华严寺,于会昌法难时荒废。..

涌泉寺

位于福州鼓山白云峰麓。唐末,州人于山庐墓,制满拆庐,有泉涌出。山中原有华严寺,据传其地有潭,潭中有毒龙,唐建中四年(783),灵峤诵华严经逐之,遂建寺宇,称华严寺,于会昌法难时荒废。..

海印三昧论

海印三昧论一卷(并序)依大方广佛华严经明皛所述若夫大道无边非隘行之能寻。至理深玄非浅智之所识。如以局情入道。道非局入。执教求理。理非执求。要以无方大行始可穪道。孱空圆智逈会理矣。故请..

海印三昧论

海印三昧论一卷(并序)依大方广佛华严经明皛所述若夫大道无边非隘行之能寻。至理深玄非浅智之所识。如以局情入道。道非局入。执教求理。理非执求。要以无方大行始可穪道。孱空圆智逈会理矣。故请..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