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哲理故事300篇(241-245)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300篇(241-245)

241、某君上馆子去吃鲱鱼,加工的地方摆事实满了活蹦乱跳的鲱鱼,剖开了的鲱鱼,油炸、酱制、椒炒,别说吃,看着也是享受。某君坐定一望,对面墙上有一条醒目的大字,最挑剔的人,对这儿的鲱鱼..
佛教故事:人物故事:金碧峰禅师公案_金碧峰禅师舍却紫金钵说了一首诗

佛教故事:人物故事:金碧峰禅师公案_金碧峰禅师舍却紫金钵说了一首诗

金碧峰禅师有一个皇帝给他的紫金钵,特别宝贵,他非常喜欢,经常拿在手里玩。到了晚年的时候,他的寿命应该尽了,阎罗王就派两个无常小鬼来找他。当时因为金碧峰禅师在打坐当中,所以他提前知道..
佛教故事:人物故事:高僧入殓后龛内传来清脆明亮的念佛声!

佛教故事:人物故事:高僧入殓后龛内传来清脆明亮的念佛声!

法云法师,字天瑞,俗姓戈,江苏长洲人。父母亲向佛祈祷,而梦见一位僧人说:我想寄居神识于此。等到生下法云法师时,面貌如所梦的僧人一样,瑞相奇特。于幼儿时,见到出家人则高兴地想向前亲近..
佛教故事:人物故事:玄奘大师在这个世界上最后留下的两个字

佛教故事:人物故事:玄奘大师在这个世界上最后留下的两个字

唐朝时,弥勒信仰盛行。玄奘大师晚年临终时,发愿往生兜率内院弥勒菩萨处,而且也成功了,这在《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有记载。玄奘此毒身深可厌患,所做事毕,无宜久住。愿以所修福慧回施有..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300篇(251-255)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300篇(251-255)

251、和一位国外归来的朋友闲谈,听他说起这样一些事。他到超市里去购鱼,售货员告诉他,让他稍等一会。因为现在有一群动物保护协会的成员正在收集超市虐待动物的证据。他十分不解,超市怎么会..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300篇(261-265)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300篇(261-265)

261、有一天,上帝创造了三个人.他问第一个人:到了人世间你准备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第一个人想了想,回答说:"我要充分利用生命去创造."上帝又问第二个人:到了人世间,你准备怎样度过你的..
佛教故事:人物故事:站着入灭往生:禅宗三祖僧璨禅师的悟道因缘

佛教故事:人物故事:站着入灭往生:禅宗三祖僧璨禅师的悟道因缘

三祖僧璨禅师,姓氏及籍贯均不详。史料只记载,他最初以白衣的身份拜谒了北方前来舒州司空山(今安徽岳西县西南店前镇)避难的二祖慧可祖师,并得到祖师的点拨、印可和传法,成为禅宗的三祖。关..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300篇(181-185)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300篇(181-185)

181、日本松下电器总裁松下幸之助的领导风格以骂人出名,但是也以最会栽培人才而出名。有一次,松下幸之助对他公司的一位部门经理说:我每天要做很多决定,并要批准他人的很多决定。实际上只有4..
佛教故事:人物故事:佛陀自述延迟了六年才成道的因缘

佛教故事:人物故事:佛陀自述延迟了六年才成道的因缘

佛陀虽已成佛,但在示现人间的过程中,也曾碰到九种困难让他困扰。当佛陀还是太子时,为了修行,离开皇宫,五年的参访、六年的苦行,这些都只不过是现八种相于人间,用以引导弟子如法修行就可以..
佛教故事:单独中的洞见—— 第七章 欲望

佛教故事:单独中的洞见—— 第七章 欲望

1我们也许知道下一步的目标是什么,但很少有人了解他这一生的最终目标是什么。没有对自己欲望的觉知和醒悟,人的一生就只是在欲望这个狱卒不断驱使和鞭打下的终身苦役。2如果一个事物欠缺质量,那..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300篇(211-215)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300篇(211-215)

211、老子》里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尹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认为,有道德的上善之人,有像水一..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300篇(221-225)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300篇(221-225)

221、一位父亲很为他的孩子苦恼。因为他的儿子已经十五六岁了,可是一点男子气概都没有。于是,父亲去拜访以为禅师,请他训练自己的孩子。禅师说:你把孩子留在我这边,3个月以后,我一定可以把..
佛教故事:人物故事:陶师与迦叶佛的屋顶

佛教故事:人物故事:陶师与迦叶佛的屋顶

在南传巴利文陶师经和北传中阿含鞞婆陵耆经,讲述了一个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陶师,名字叫难提波罗,住在鞞婆陵耆村。那个时代非常遥远,释迦牟尼佛还没有来到我们这个世界,还是迦叶佛时..
佛教故事:人物故事:燃灯古佛的成道因缘

佛教故事:人物故事:燃灯古佛的成道因缘

久远劫以前,释迦佛陀是一位财富充足且明达经论教法的梵志。他喜好布施,护爱他众如护己身。国人敬其威德才学,皆尊他为师,随持梵行之弟子多达五百人次,且都具有儒士的美德。当时,有正等觉号..
佛教故事:单独中的洞见——第十一章 真理与智慧

佛教故事:单独中的洞见——第十一章 真理与智慧

1真理听起来往往是很尖锐、很刺耳的,谎言听起来就舒服多了。也许,我们本身就是由谎言的胶皮鼓吹起来的气球,所以,任何尖锐的东西都足以造成我们的恐慌。2人们在虚假中已经浸泡得太久了,他们已经..
佛教故事:人物故事:长耳和尚衣着破烂坐首席 殊不知竟是燃灯古佛化身

佛教故事:人物故事:长耳和尚衣着破烂坐首席 殊不知竟是燃灯古佛化身

永明延寿大师不仅是净土宗第六代祖师,也是法眼宗的第三代祖师,而且生于五代十国――正当唐朝灭亡到宋朝建立之间的一个乱世,佛法在那个时期经过唐武宗会昌法难的灭佛运动之后,呈现衰微的现象..
佛教故事:人物故事:百年高僧之:八不头陀道阶法师

佛教故事:人物故事:百年高僧之:八不头陀道阶法师

释道阶(西元1870~1934年),俗姓许,名常践,号晓钟。出家后法名道阶,又号八不头陀。他是湖南衡山人,生于清同治九年(一八七○年),幼受私塾教育,十余岁时好听神仙故事,就有了出家修道的..
佛教故事:人物故事:具行和尚火化自己的传奇事迹_具行法师真火焚烧自己的事迹

佛教故事:人物故事:具行和尚火化自己的传奇事迹_具行法师真火焚烧自己的事迹

具行和尚火化后的照片民国期间,虚云老和尚有个弟子叫具行和尚,也叫日辩大师,原来是云南人。因为家贫,就去虚云老和尚的鸡足山祝圣寺做事。后来他二十一岁的时候,带着全家八个人请求出家。虚..
佛教故事:人物故事:诵经驱虎的苦行僧:明得法师

佛教故事:人物故事:诵经驱虎的苦行僧:明得法师

明神宗万历年间(公元1573年 1620年),有一位苦行僧,他白天总是不辞功苦,为寺庙里挑水打柴,烧火煮饭,伺侯大法师和其他师兄弟,真可谓无微不至,他却依然欢洽愉悦,从无怨怼之情。到了晚上..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300篇(186-190)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300篇(186-190)

186、韩国某大型公司的一个清洁工,本来是一个最被人忽视,最被人看不起的角色,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在一天晚上公司保险箱被窃时,与小偷进行了殊死搏斗。事后,有人为他请功并问他的动机时,..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