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受法乐

指诸佛享受自己开悟的广大境地之法乐。据传佛陀初成道时,尝暂时自享法乐,此称“自受用”。其后,佛陀为救度众生,以此法乐分予众生享用,称“他受用”。唯识宗在诸佛之受用身中,特别说明自受..

有漏法

为“无漏法”之对称。指诸漏(烦恼)互相随增(随顺增长)之法。亦即指四谛中苦、集二谛之法。漏,为漏泄之义,即指诸烦恼;此诸烦恼于苦、集二谛之相应法及其所缘之境中,互相随顺,互相增长,..

有漏法

为“无漏法”之对称。指诸漏(烦恼)互相随增(随顺增长)之法。亦即指四谛中苦、集二谛之法。漏,为漏泄之义,即指诸烦恼;此诸烦恼于苦、集二谛之相应法及其所缘之境中,互相随顺,互相增长,..

西天四七

指禅宗所立西天二十八祖,即印度迦叶付法相承之二十八祖。以见佛陀拈花而微笑之摩诃迦叶为第一祖,其下有阿难、商那和修、优婆鞠多、提多迦、弥遮迦、婆须蜜、佛陀难提、伏驮蜜多、胁、富那夜奢..

西天四七

指禅宗所立西天二十八祖,即印度迦叶付法相承之二十八祖。以见佛陀拈花而微笑之摩诃迦叶为第一祖,其下有阿难、商那和修、优婆鞠多、提多迦、弥遮迦、婆须蜜、佛陀难提、伏驮蜜多、胁、富那夜奢..
佛陀被辱骂后,他这样回应

佛陀被辱骂后,他这样回应

这个故事出自《杂阿含经》有一次,佛陀到憍萨罗国的首都舍卫城游化,住在城南郊外的祇树给孤独园。是日,来了一位年轻的婆罗门(贵爵贵族),因为不满他的哥哥随佛陀削发,所以就当着佛陀的面,以..

行像

乃将装饰好之佛像以宝车载往城中游行之宗教仪式。又称巡城、行城。印度、西域、中国通常于佛诞日(农历四月八日)举行之。按我国自唐至宋初,一般多以二月八日为佛诞,后改采四月八日。然据大唐..

行像

乃将装饰好之佛像以宝车载往城中游行之宗教仪式。又称巡城、行城。印度、西域、中国通常于佛诞日(农历四月八日)举行之。按我国自唐至宋初,一般多以二月八日为佛诞,后改采四月八日。然据大唐..

肉髻相

梵语 usnīsa-?iraskatā,巴利语 unhīsa-sīso。乃三十二相之一。如来及菩萨之顶上,骨肉隆起,其形如髻,故称肉髻,乃尊贵之相。音译嗢瑟尼沙、乌瑟腻沙、郁瑟尼沙、郁尼沙。略称乌沙。意译..

肉髻相

梵语 usnīsa-?iraskatā,巴利语 unhīsa-sīso。乃三十二相之一。如来及菩萨之顶上,骨肉隆起,其形如髻,故称肉髻,乃尊贵之相。音译嗢瑟尼沙、乌瑟腻沙、郁瑟尼沙、郁尼沙。略称乌沙。意译..

老子化胡说

指老子西入印度教化佛陀,或老子转生为佛陀之说,为佛教与道教两派相争时所产生之特异说法。据后汉书列传第二十下襄楷传载,老子入夷狄,为浮屠(佛陀);三国志魏书第三十裴注引魏略西戎传,谓..

老子化胡说

指老子西入印度教化佛陀,或老子转生为佛陀之说,为佛教与道教两派相争时所产生之特异说法。据后汉书列传第二十下襄楷传载,老子入夷狄,为浮屠(佛陀);三国志魏书第三十裴注引魏略西戎传,谓..
我们要真正地在实践佛陀的教导,真正地修行!

我们要真正地在实践佛陀的教导,真正地修行!

我怀着忐忑的心救下了它们,事后感到很惭愧,为何?早上匆忙赶着上班,途中经过中医院对面路口时,看见一位四十多岁的大姐在卖鱼,水盆里装有三条鱼儿,其中两条大些,大约有两斤重吧,一条小些..

百八数珠

即由一百零八颗珠粒贯串而成之念珠。为各种颗数所成念珠中最普遍之一种。木槵子经(大一七·七二六上):“佛告王言:‘若欲灭烦恼障、报障者,当贯木槵子一百八,以常自随,若行、若坐、若卧,..

百八数珠

即由一百零八颗珠粒贯串而成之念珠。为各种颗数所成念珠中最普遍之一种。木槵子经(大一七·七二六上):“佛告王言:‘若欲灭烦恼障、报障者,当贯木槵子一百八,以常自随,若行、若坐、若卧,..

寺领

指寺院之领地。乃信施为供养寺院之维持及僧众修道之资粮,所捐献之田园、山林等,称为寺领。此寺领之制度,起源于印度,为三宝物之一。盖出家之比丘,虽以“三衣一钵”清净自活,然大众共有之常..

寺领

指寺院之领地。乃信施为供养寺院之维持及僧众修道之资粮,所捐献之田园、山林等,称为寺领。此寺领之制度,起源于印度,为三宝物之一。盖出家之比丘,虽以“三衣一钵”清净自活,然大众共有之常..

安宅神咒经

全一卷。译者佚名。约译于东汉末年。又作安宅咒、安宅法。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本经叙述佛陀居于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离车长者子”率眷属五十人参诣佛陀,请求安宅之法,佛陀遂率弟子至彼..

安宅神咒经

全一卷。译者佚名。约译于东汉末年。又作安宅咒、安宅法。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本经叙述佛陀居于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离车长者子”率眷属五十人参诣佛陀,请求安宅之法,佛陀遂率弟子至彼..

安宅陀罗尼咒经

全一卷。译者佚名。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本经内容叙述佛陀在祇树给孤独园时,大光、无量光二位菩萨奉众花国最胜灯王如来之命,来至娑婆世界,授安宅陀罗尼咒,谓此咒多所饶益。佛对阿难说应受持..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