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谤戒制意

亦名:无根残谤戒制意戒本疏·九十单提法:“(波逸提)无根残谤戒八十。制犯与前谤戒无异。唯轻为别。”行宗记释云:“制意者。多论云:一、为护自行令法久住;二、为止诽谤,令梵行者安乐修道..

破僧就罪分别

子题:破羯磨僧轻兰非逆、破法轮僧重兰得逆、破羯磨僧但违制教、破法轮僧制业俱犯戒本疏·十三僧残法:“就罪明破。羯磨破者,轻兰非逆;法轮破者,重兰得逆。何故不同?多论有九:一、以正破正..

净不净持戒

子题:不净持戒、净持戒、破戒人、持戒有二羯磨疏·诸戒受法篇:“百论中,罪福俱舍,为天持戒,名不净也。又成论云,行者深心不乐为罪,名净持戒。持世佛藏云,若不为除我倒而持戒者,名破戒人..

观音院

(术语)胎藏界曼荼罗十三大院之一。又云莲华部院,在曼荼罗右方(即行者之左方)第一重,为司大悲之观音部类集合之院,故名。

露形外道

(流派)又云离系外道。梵云尼犍子是也。以脱衣露形为正行者。俱舍宝疏九曰:离系者,即是露形外道,离衣等系,故名离系。此外道受持种种露形拔发等禁。..

劝进

(术语)劝诱策进人之善根功德也。观无量寿经曰:赞叹行者,劝进其心。法华经信解品曰:初不劝进说有实利。

献身

(术语)献身于佛也。金刚顶经瑜伽修习毗卢遮那三摩地法说行者以身献阿閦等之四佛曰:为欲承事诸如来,舍身奉献阿閦佛。全身委地以心礼,金刚合掌舒顶上。(中略)由此献身方便故,便能示现种种..

钟头

(职位)禅寺司晓,昏,斋钟,定钟,四时鸣钟之职。鸣钟则别有打钟行者为之。见僧堂清规五。

五佛灌顶印明

(真言)五佛行者授灌顶之印言也。莲华部心轨曰:既次加持身,次应授灌顶五如来印契,各如三昧耶(言三昧耶之印),遍照灌于顶,不动佛于额,宝生尊顶右,无量寿顶后,不空成就佛,应在顶之左。..

五佛灌顶

(行事)以五瓶之香水,象佛之智灌行者之头上,其义通于金胎之两部。是有受职结缘之二者。

木食

(术语)山中之苦行者,绝五谷但食果实也。宋高僧传(智封传)曰:焂辞出蒲津安峰山,禁足十年,木食涧饮。

支分生曼荼罗

(术语)于行者身上布五佛之种子,因自支分流出诸尊也。

口密

(术语)三密之一。又名语密。即谓诵真言之口业妙用速疾隐秘也。即身成佛义曰:法佛三密,甚深微细,等觉十地,亦不能见闻,故曰密。又据异本即身义,谓六大中,风空二大,配于语密,真言行者,..

乞食四分

(名数)一奉同梵行者,二与穷乞,一与鬼神,一自食。见宝云经六。

大坛

(术语)对于灌顶坛护摩坛等而名本尊坛曰大坛。寂然护摩以 奢字为字体,以此字本性为寂义之故。大疏八曰:若行者住奢字门而观诸供常寂然,疑悔永尽盖障净除,即是寂然护摩之本意也。..

上肩顺转

(仪式)顺左肩而转也。所谓右绕是,右绕之右,约于佛,左肩之左,约于行者。秦汉以前,以左为上故左肩云上肩。见象器笺十。

上士

(术语)圆满自利利他之行者。释氏要览上曰:瑜伽论云:无自利利他行者名下士,有自利无利他者名中士,有二利名上士。

大婆罗门

(术语)婆罗门为四姓之上首,译为净行种。舍世染而专修净行之种族也。佛非婆罗门种。而为大净行者,亦称为大婆罗门。涅槃经十八曰:如来名大沙门大婆罗门。..

大金刚位

(术语)称真言行者初地之位。瑜祇经曰:一时共成就,速得大金刚位,乃至普贤菩萨位。

三道真言

(真言)大日经秘密曼荼罗品所说。净治行者三业之真言也。身道真言。诃啰鹤,语道真言。意道真言。大疏十四曰:此三道真言,即摄如来身语意平等法门。然此三真言,若着莎诃字亦尔,若不着亦得,..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