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慈智慧的母鸡

仁慈智慧的母鸡

欧洲一个专门研究动物的机构中,有位教授负责研究「鸡」,他很用心地观察各种鸡类的生活形态。有一天,他在树林里发现一只山雉生了好多蛋,就悄悄地拿了几个蛋带回去。刚好有一只母鸡也生蛋了,他把母鸡生的蛋取走,换上山雉的蛋。母鸡看到蛋不一样,犹豫了一下,但是很快地就去孵这些蛋,既温柔又谨慎,好像在孵..
食人的恶鬼

食人的恶鬼

食人的恶鬼三业清净,一心不动,则恶不能侵。佛陀在印度各国周游教化时,曾到过一个小国家。当时这个小国家的某个村庄,发生食人恶鬼出没扰乱的事件。每天黄昏时,恶鬼就会要村舍中出没捉人,受害者一天至少一个,最多也曾高达一、二十人。因此,大家都非常惶恐不安,想离开家乡到他国避难。恶鬼知道了..
佛说老富翁死后堕入啼哭地狱的因缘

佛说老富翁死后堕入啼哭地狱的因缘

坠入啼哭地狱的婆提老者佛陀在世时,有一则公案── 一天黄昏,波斯匿王来到佛陀讲经说法的祇树给孤独园拜访佛陀。佛陀看到波斯匿王灰头垢脸、全身都是灰尘,就问:“国王,你从哪里来?为什么全身都是尘土?”吝啬的老者空留财产波斯匿王回答:“佛陀,我从婆提老者家里来。这位老人过世了,家产没有人可继承,所..
鞋匠变国王

鞋匠变国王

有位国王每天听取大臣们报告政务,处理各项国事,忙碌的日子过久了,心里有点烦闷,很想轻松一下。有一天国王心血来潮,换上平民的衣服,带着侍从跑出王宫游玩。国王来到热闹的大街上,看到各行各业的人们充满活力地工作着,看来都很快乐的样子。路边有一位老人正在修理鞋子,国王走过去问他:「老人家,你喜欢修..
心田不长无明草

心田不长无明草

欢喜心是一种涵养,能令周围的人都有如沐春风的喜悦感。人心应该都是一样,都是与如来有同等的爱心存在,但由于后天习惯及习气的不同,以致有了不同的言语行动,所以我们才必须要下功夫去修心养性。环境会动摇我们的心,“恒心”就如“滴水穿石”,要做到任何环境也转不了自己的恒心,再大的困难与阻碍也要始终..
把牛奶「存」在牛肚里

把牛奶「存」在牛肚里

有一位养牛的人,他养的牛,乳汁特别多,他觉得自己养牛的技术比别人好,因此很骄傲,逢人便说:「我养的母牛能出很多乳汁喔!」有人说:「既然你的母牛乳汁那么多,你应该展示一下啊!」他洋洋得意地说:「当然可以!几天后,随便你们几个人来,我都能供应你们新鲜好喝的牛奶!」为了多储存一点,让大家都可以喝到鲜美..
佛陀慰老病比丘

佛陀慰老病比丘

佛陀在世时,他慈悲爱护一切众生,贫困的、病苦的,他都爱护关心。那时有一位长老比丘病得非常严重,不只全身不能动,并且污秽肮脏,又没有人去看护他。经过很长时间的煎熬,佛陀听说老比丘病重,即带领弟子来到老比丘自修的住处,还未入门时,大家就闻到一股恶臭,有的弟子才走到门就非常畏惧,不敢接..
寻宝的老人

寻宝的老人

寻宝的老人与其心外求佛,不如勤拭自身心镜,心中有爱即是佛。在日本,曾有人写过一篇耐人寻味的故事--有一位住在都市的中学生,暑假时到乡下的舅舅家度假。舅舅家位在依山傍水、风景优美的纯朴小山村。中学生来到舅舅家的第一天,天未亮就与表哥相约去看海。当金黄色的太阳缓缓从海面升起,辽阔的海面..
黄帝问道于牧童

黄帝问道于牧童

《庄子》书中有一篇黄帝问路的故事──黄帝与六位贤士到襄阳城外的具茨山,要探访一位修道的隐士大隗,却在山里迷了路,那时,正好遇到一位牧马的童子。他们就问牧童:「具茨山要往哪里走?我们要找一位大隗的住处。」牧童回答:「你们现在的地方就是具茨山了。我认识他,他是一位很了不起的人。」牧童就教他们..
鸟兽报恩

鸟兽报恩

鸟兽报恩众生本具佛性,即使是鸟兽,也有真诚的感恩心。佛陀的僧团中,一群比丘聚在一起讨论修行的方法--有位比丘说:「在某个婆罗门道场里,有位修行者很有服务热忱,他任劳任怨地为五百位婆罗门修行者张罗饮食,并且将道场布置得整洁又美观,让他们无后顾之忧地专心修行。」比丘们听了,都觉得这位修..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