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姜敦尊者: 法语微言(九)

阿姜敦尊者: 法语微言(九)

阿姜敦:法语微言[编辑]帕-菩提难陀牟尼[英译]坦尼沙罗尊者[中译]良稹(续) 73.当问与否? 许多人,居士也好,比丘也好,对修行有兴趣,他们不仅用心修,而且也喜欢寻找善巧导师的指点。 有一次..
佛陀的女儿 蒂帕嬷:神通

佛陀的女儿 蒂帕嬷:神通

摘自《佛陀的女儿》                     9 在陌生的领域如鱼得水「我历历分明地体验心的每一刹那。」 在穆宁拉的指导之下,蒂帕嬷开始发展她的神通力。除非穆宁拉要求,否则蒂帕..
佛陀的女儿 蒂帕嬷:十项必修的功课答客问

佛陀的女儿 蒂帕嬷:十项必修的功课答客问

节选自:《佛陀的女儿》11十项必修的功课「找到适合自己的法门之后,就不断地练习下去。」 蒂帕嬷灵性之旅的故事是所有求道者的故事原型。她所描述的种种开悟阶位——从踏出第一步、下定决心面..
灭苦之道-尊者阿姜摩诃布瓦实修体验

灭苦之道-尊者阿姜摩诃布瓦实修体验

本文转载自网络,作者不详。阿姜 曼——契迪龙寺( Wat Chedi Luang )这是清迈市区内最著名的寺庙,寺中有一座宏大的四方形佛塔,建于1411年,高近90米,宽45米。1545年清迈发生一次大地震,佛塔..
【以智能开发三摩地】—— 阿姜摩诃布瓦

【以智能开发三摩地】—— 阿姜摩诃布瓦

修禅的真正目的是为心灵带来宁静,如果一个人无法用初步的方法缓和心境,就必须用强制的方式驯服它。换句话说,依个人智能的熟练度,来寻找与检查出那些事物让心黏着,找到一个有效的方法来管制..
神通第一的大目犍连对治昏沉及成道过程

神通第一的大目犍连对治昏沉及成道过程

本文转自网络,作者不详。为昏沉所苦沙利子继续待在王舍城附近的「野猪窟」洞穴禅修,从那里步行到王舍城托钵,如此让他时常有机会听闻佛陀开示。他不断地在心里反复思维佛陀所说的话,且有系统..
不再附着任何东西、甚至不再附着于自己。那就是解脱!—阿姜放

不再附着任何东西、甚至不再附着于自己。那就是解脱!—阿姜放

阿姜放尊者   不管体验到什么对象,只要对它觉知,不必概念化它。 原始的心是对一切的觉知,一旦与内在和外在的(所缘)对象产生接触,就会使“念住”漏出空档,让我们忘记觉知本身,而呈现..
佛陀对神通的看法…

佛陀对神通的看法…

本文转自网络,作者不详。佛陀知道神通这种超自然的力量,可以透过心智的训练和发展而得到。他也觉察到他的弟子,能透过训练自己的心智而开发这种力量。因此,佛陀告诫弟子不可以展示神通,去教..
感官欲乐的过患是会使人沉迷,无法自拔

感官欲乐的过患是会使人沉迷,无法自拔

本文转载自网络,作者不详。         在《中部.摩犍地耶经》中,佛陀所举的例子之一是:“摩犍地耶,假设有一个麻疯病患者,四肢长满了脓疮与水泡。由于被种种虫所折磨,所以他用指甲..
南传长老们开示涅盘境界

南传长老们开示涅盘境界

本文转载自网络,作者不详。1、阿姜查开示涅盘境界   以下摘自《解脱之钥》:   有了如实知见的心,实际上是空的了,它本身不受任何事的羁绊。它不生不灭。它是自由的。它光明清朗,不攀缘..
阿姜念修行观念六十则

阿姜念修行观念六十则

转载自网络。阿姜念 1.渴爱(或三种贪爱)是苦唯一的因,并且存在一条灭苦之道。而此灭苦之道即是由实践八正道,亦即中道来成就。它是从念住的修习四念处下手而体验身心的三法印(无常,苦,无..
阿姜查与北传经典的因缘

阿姜查与北传经典的因缘

阿姜 查听到他的一位弟子在诵心经,当他结束后,阿姜查说:“无空亦无菩萨。”他于是问:“那经从何来?”弟子回答:“据说是佛陀说的。”阿姜查说:“可是没有佛陀啊!”后来他说:“心经是在..
阿姜念谈自己的初学修行经历。

阿姜念谈自己的初学修行经历。

摘自《当代南传佛教大师女尊者阿姜念》那时候各地讲法之人,讲的对不对,我也不知道。如果他夹杂一些巴利语的话,就会认为这个人的“闻慧”很好,但事实上,依照他讲的去做,“果”还是摇来摇去..
大阿罗汉舍利弗的一生「此生已尽,梵行已立,所做已办,不受后有。」

大阿罗汉舍利弗的一生「此生已尽,梵行已立,所做已办,不受后有。」

摘自《佛陀的圣弟子传》前言【佛陀的两大弟子之一】 在斯里兰卡的许多寺庙中,你会发现在佛像的两旁各有一尊比丘雕像,他们身披袈裟,偏袒右肩,双手合掌,虔敬地站着。在他们的脚前,常常有虔..
四果阿罗汉-阿迦曼尊者

四果阿罗汉-阿迦曼尊者

文章来自网络阿姜曼 布里达陀(1870-1949),20世纪最伟大的森林禅师。尊者阿姜曼1870年1月20日,出生于泰国东北部乌汶府空建区邦堪蓬村,从当时到现在,那里都是不毛之地,不过也正是这块土地的..
惠能的智慧是很敏锐的—阿姜查尊者

惠能的智慧是很敏锐的—阿姜查尊者

问∶你看过六祖惠能《坛经》吗?       答∶惠能的智慧是很敏锐的,初学者不容易体会得到。不过你若遵照我们这里的方法耐心修习,练习不执着,终究会了解的。以前我有一位徒弟,住在茅蓬里..
泰国圣僧龙普托阿罗汉尊者

泰国圣僧龙普托阿罗汉尊者

本文转载自网络,作者不详。距今300年前,泰国出现一位圣者“龙普拓”大师。诞生于大城皇朝时期-佛历2125年4月的一个周五。大师系出生在一户贫困,但很经常布施及捐献庙宇的人家,单名为〝补〞..
运用觉知观照一切拯救自己-佛使比丘

运用觉知观照一切拯救自己-佛使比丘

本文来自网络,作者不详。你应该运用觉知的原理,觉知你在做的各种动作。在禅修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不寻常的事物。此时,要稳住觉知力,当你看到、听到或闻到不寻常的东西时,不要恐慌,只是去..
蒂帕嬷弟子的故事

蒂帕嬷弟子的故事

摘自《佛陀的女儿》老妇人玛胡里.拉塔(Madhuri Lata)Jack Engler 讲述我在加尔各答做调研的时候,蒂帕嬷带了她的一位邻居来见我,是位名叫玛胡里.拉塔(Madhuri Lata)的六十五岁老妇人。她的孩子..
蒂帕嬷 (Dipa Ma)的修行开示

蒂帕嬷 (Dipa Ma)的修行开示

摘自《佛陀的女儿》Meditate all the time.随时随地禅修。Practice now. Dont think you will do more later.现在就去修行,不要以为你将来有的是时间。Dipa Ma stated firmly that if you want..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