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禅观》夕阳讲解15-果因法则·心的本质决定一切·德的培养

《道德经禅观》夕阳讲解15-果因法则·心的本质决定一切·德的培养

果因法则《老子》第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这一段基本上是在讲一个无为而化的道理。对现代人来说,”无为而化”仅仅是一个,..
《道德经禅观》夕阳讲解12-就下法则·名字的奥秘·过剩营养的负担·百合花的幸福

《道德经禅观》夕阳讲解12-就下法则·名字的奥秘·过剩营养的负担·百合花的幸福

《老子》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第一句话,大家可能经常听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那个本质的源头,它迟..
《道德经禅观》夕阳讲解09-发自内心体验活生生的宇宙.祂离你不远.神奇的生克法则

《道德经禅观》夕阳讲解09-发自内心体验活生生的宇宙.祂离你不远.神奇的生克法则

发自内心体验活生生的宇宙《老子》第三十四章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三十四章从字面上讲,也许很好理解。它只是在说,万物似乎在依循着这个道,这个道养育了万物,但却不自以为是..
《道德经禅观》夕阳讲解08-狡诈的示弱无法欺骗存在.宇宙为什么是一个梦.因果法则的奥秘

《道德经禅观》夕阳讲解08-狡诈的示弱无法欺骗存在.宇宙为什么是一个梦.因果法则的奥秘

狡诈的示弱无法欺骗存在《老子》第二十八章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智不割。这一章里,老子提到要你守..
《道德经禅观》夕阳讲解10-果因法则.如烟的禅定.野马尘埃和思想.三寸之力改变命运

《道德经禅观》夕阳讲解10-果因法则.如烟的禅定.野马尘埃和思想.三寸之力改变命运

果因法则《老子》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在第三十七章老子提到了一个人最终要做的——安住在这个无为当中。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不仅仅是侯王,任何一个人,如果能够安守在这个..
《道德经禅观》夕阳讲解11-极目远望.回到心灵的源头.珍贵的钻石就在你里面

《道德经禅观》夕阳讲解11-极目远望.回到心灵的源头.珍贵的钻石就在你里面

极目远望,回到心灵的源头《老子》第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也。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道德经禅观》夕阳讲解04-浩瀚里的专注.直觉.心灵打开的前提.留在空无里.唯一的渴望

《道德经禅观》夕阳讲解04-浩瀚里的专注.直觉.心灵打开的前提.留在空无里.唯一的渴望

浩瀚的专注《老子》第十章载营魄抱一, 能无离乎? 专气致柔, 能如婴儿乎? 涤除玄鉴, 能无疵乎? 爱国治民, 能无为乎? 天门开阖, 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 能无知乎?第十章的内容非常深奥,整个这几句话可以分为前半段和后半段,载营魄抱一, 能无离乎? 专气致柔, 能婴儿乎? 涤除玄监, 能无疵..
《道德经禅观》夕阳讲解05-暴风中心的远见.菩萨畏因.种下善的种子

《道德经禅观》夕阳讲解05-暴风中心的远见.菩萨畏因.种下善的种子

暴风中心的远见《老子》第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为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为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这一段里,老子提到了两个现象:一个是外在的现象,一个是内..
《道德经禅观》夕阳讲解07-如果创造命运.谦卑就下的妙用.君子持重.

《道德经禅观》夕阳讲解07-如果创造命运.谦卑就下的妙用.君子持重.

如何创造命运《老子》第二十三章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我们今天讲的内容实际上涉及了一个非常..
《道德经禅观》夕阳讲解06-无央的浩瀚.命运的反向定律.神秘的聆听状态

《道德经禅观》夕阳讲解06-无央的浩瀚.命运的反向定律.神秘的聆听状态

无央的浩瀚《老子》第二十章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累累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众人皆有以..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