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育王传

阿育王传卷第五西晋安息三藏安法钦译商那和修因缘尊者阿难将入涅槃。商那和修向摩突罗国。于其道中到一寺边名为毗多。会值日没即宿彼寺。时此寺中有二摩诃罗比丘。共论议言。我昔闻商那和修作是..

佛祖统纪卷第四十三

佛祖统纪卷第四十三宋咸淳四明东湖沙门志磐撰法运通塞志第十七之十宋(都汴京)太祖(宣祖第二子。母杜氏。二月十六日为长春节 葬永昌陵)建隆元年(庚申)正月甲辰周恭帝逊于位。初上受诏北征宿陈桥..

佛祖统纪卷第四十四

佛祖统纪卷第四十四宋咸淳四明东湖沙门志磐撰法运通塞志十七之十一真宗(太宗第三子。母元德皇后李氏。十二月二日为承天节永定陵)咸平元年。御製三藏圣教序。赐明教大师法贤等。令置先帝圣教序后..

阿育王经

阿育王经卷第三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罗译供养菩提树因缘品第三尔时阿育王。于佛生处得道转法轮入般涅槃。于一一处。各以十万金供养于菩提树。倍生信乐作是思惟。此是世尊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处。日..

佛祖统纪卷第四十五

佛祖统纪卷第四十五宋咸淳四明东湖沙门志磐撰法运通塞志十七之十二仁宗(真宗第六子。母宸妃李氏。梦二日在天其一忽坠以裾承之遂娠。四月十四日为乾元节。葬永昭陵)天圣元年。上常顶玉冠。上琢观..

阿育王经

阿育王经卷第五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罗译半菴摩勒施僧因缘品第五尔时阿育王得坚固信问诸比丘。谁已能于佛法之中最大布施。诸比丘答言。孤独长者已大布施。王复问言。其能几许佛法中施。比丘答言。用..

佛祖统纪卷第四十六

佛祖统纪卷第四十六宋咸淳四明东湖沙门志磐撰法运通塞志第十七之十三哲宗(神宗第六子。母钦成皇后朱氏。十二月七日为龙兴节)(陵名永泰)元祐元年。高丽王子祐世僧统义天来朝。勅礼部苏轼馆伴。有..

佛祖统纪卷第四十七

佛祖统纪卷第四十七宋咸淳四明东湖沙门志磬撰法运通塞志第十七之十四高宗(徽宗第九子。母贤妃韦氏。追諡显仁皇后。五月二十一日天申节。永思陵)建炎元年。上驻跸维扬○初隆祐太后孟氏。将去国南..

阿育王经

阿育王经卷第八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罗译佛弟子五人传授法藏因缘下优波笈多因缘尔时舍那婆私于大醍醐山起寺已。即便思惟。卖香商主名笈多。生已未生。见其已生。其儿名优波笈多。世尊所记无相佛。我..

佛祖统纪卷第四十八

佛祖统纪卷第四十八宋咸淳四明东湖沙门志磐撰法运通塞志第十七之十五宁宗(光宗子。母慈懿皇后李氏十月十九日瑞庆节 永茂陵)庆元三年。荆门军申忠翌郎赵善莹状。当阳县玉泉山景德禅寺为隋智者禅..

佛祖统纪卷第四十九

佛祖统纪卷第四十九宋咸淳四明东湖沙门志磐撰名文光教志第十八之一维智者以斯道盛行当世。古今名贤赞德之文如柳顾言国清碑。皇甫毗玉泉碑(二文见国清百录)亡名玉泉实录(碑是再刻之文曾获墨本)唐..

佛祖统纪卷第五十

佛祖统纪卷第五十宋咸淳四明东湖沙门志磐撰名文光教志第十八之二◎仁王般若经疏序待制晁说之陈隋间。天台智者远禀龙树立一大教。九传而至荆溪。荆溪之世。有新罗来学者。曰法融理应纯英。故此教..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第三沙门慧立本 释彦悰笺起阿踰陀国终伊烂拏国自此东南行六百余里,渡殑伽河,南至阿踰陀国(中印度),寺百余所,僧徒数千人,大小乘兼学。大城中有故伽蓝,是伐苏槃度..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第五沙门慧立本 释彦悰笺起尼乾占归国终至帝城之西漕鸠摩罗使未至间,有一露形尼乾子名伐阇罗,忽入法师房来。法师旧闻尼乾善于占卜,即请坐问所疑,曰:「玄奘支那国..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第七沙门慧立本 释彦悰笺起二十二年六月 天皇製《述圣记》终永徽五年春二月法师答书二十二年夏六月, 天皇大帝居春宫,奉覩 圣文,又製《述圣记》,其词曰:「夫显扬正..

高僧传卷第二

高僧传卷第二梁会稽嘉祥寺沙门释慧皎撰译经中 鸠摩罗什一 弗若多罗二 昙摩流支三 卑摩罗叉四 佛陀耶舍五 佛驮跋陀罗六 昙无谶七鸠摩罗什一鸠摩罗什。此云童寿。天竺人也。家世国相。什祖父达多..

高僧传卷第三

高僧传卷第三梁会稽嘉祥寺沙门释慧皎撰译经下 释法显一 释昙无竭二 佛驮什三 浮陀跋摩四 释智严五 释宝云六 求那跋摩七 僧伽跋摩八 昙摩密多九 释智勐十 畺良耶舍十一 求那跋陀罗十二 求那毗地..

付法藏因缘传

付法藏因缘传卷第四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阿恕伽王复有一子名曰法增。颜色端政眼甚奇妙。时有一鸟名拘那罗。其目明净状似彼儿。因号此子为拘那罗。长为娉妻字真金鬘。王将子至鸡头末寺。上..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第九沙门慧立本 释彦悰笺起显庆元年三月谢慈恩寺碑成终三年正月随车驾还西京显庆元年春三月癸亥, 御製大慈恩寺碑文讫。时礼部尚书许敬宗遣使送碑文与法师,鸿胪寺又有..

高僧传卷第四

高僧传卷第四(义解一)梁会稽嘉祥寺沙门释慧皎撰 朱士行一 支孝龙二 康僧渊三 竺法雅四 康法朗五 竺法乘六 竺潜深七 支道林八 于法兰九 于法开十 于道邃十一 竺法崇十二 竺法义十三 竺僧度十四朱..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