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第五

大慧普觉禅师住育王广利禅寺语录卷第五径山能仁禅院住持嗣法慧日禅师臣蕴闻 上进师绍兴二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于明州报恩光孝禅寺开堂。宣疏拈香祝圣罢。乃就座。天童和尚白槌云。法筵龙象..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第九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第九宋平江府虎丘山门人绍隆等编小参二夹山寺入院小参。师云。收光摄彩信天真。事事圆成物物新。内既无心外无相。更于何处觅通津。还有透得赵州关底麽。试出众相。见问承师有..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第六

大慧普觉禅师再住径山能仁禅院语录卷第六(塔铭附)径山能仁禅院住持嗣法慧日禅师臣蕴闻 上进师绍兴二十八年正月十日。于明州阿育王山广利禅寺受请。望阙谢恩讫。拈勅黄示众云。达磨不来东土。二..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第十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第十宋平江府虎丘山门人绍隆等编小参三蒋山寺小参。师云。相逢不拈出。举意便知有。万人众前显瞒顸。不是目前机。亦非目前事。三千里外纳败阙。直得尽乾坤大地。无丝毫法可当..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第七

大慧普觉禅师住江西云门菴语录卷第七径山能仁禅院住持嗣法慧日禅师臣蕴闻 上进结夏示众。有句无句如藤倚树。孟八郎汉便恁麽去。机不到语不副。眼里着得百千万亿须弥山。耳里着得无量无边香水海..

虚堂和尚语录卷之二

虚堂和尚语录卷之二婺州云黄山宝林禅寺语录侍者惟俊法云编师入寺。指山门。不劳弹指。岂涉思惟。现成门户。到者方知。指佛殿。前释迦后弥勒。且道。阿那箇是正主。喝一喝。拈帖。寻常云水家。或..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第八

大慧普觉禅师住福州洋屿菴语录卷第八径山能仁禅院住持嗣法慧日禅师臣蕴闻 上进入菴示众。恁麽恁麽。理随事变。不恁麽不恁麽。事得理融。恁麽中不恁麽。宽廓非外。不恁麽中却恁麽。寂寥非内。寂..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第十一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第十一宋平江府虎丘山门人绍隆等编小参四住东京天宁寺小参。师云。一见更不再见。今已再见。一说更不重说今已重说。未有长行而不住途中。无这箇消息。未有长住而不行屋里。没..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第十二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第十二宋平江府虎丘山门人绍隆等编小参五住云居山结夏小参。云居千百众如无。只缘内外绝消息。箇中空洞等虚空。杀活全承此恩力。所以道。护生须是杀。杀尽始安居。要论箇中意..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第十三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第十三宋平江府虎丘山门人绍隆等编小参六高邮乾明受勅。住金山龙游寺。当晚小参。僧问。明历历露堂堂。因什麽乾坤收不得。师云。金刚手里八稜棒。进云。忽若一唤便回。还当得..

虚堂和尚语录卷之三

虚堂和尚语录卷第三庆元府阿育王山广利禅寺语录侍者德惟似泾如阜编庆元府请疏朝散郎。集英殿修撰。知庆元军府事。兼管内劝农使兼沿海制置使 陈 昉撰右伏以。尊者放光明。指八祥六胜之地。育王捧..

宏智禅师广录卷第二

宏智禅师广录卷第二长芦觉和尚颂古拈古集序夫至理超名象之阶。真智出思议之外。佛佛祖祖。相印以心。叶叶花花。妙严于本。门庭峻高。而稜稜壁立。各绍其宗。枝派衍远。而浩浩岐流。终归于海。付..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第九

大慧普觉禅师云居首座寮秉拂语录卷第九径山能仁禅院住持嗣法慧日禅师臣蕴闻 上进秉拂。僧问。万锻炉中铁蒺蔾。当涂佛祖不容伊。而今信手拈来用。未审如何话此机。师云。没这闲家具。进云。只如..

虚堂和尚语录卷之四

虚堂和尚语录卷之四法语示蓬莱宣长老本色衲僧。具透关眼。风惊草动。悉辨来机。盖他做处稳密。不落声前句后。得处既妙用。出来自然。盖天盖地。岂可与依草附木辈。同日而语哉。济北瞎驴。初到高..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第十四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第十四宋平江府虎丘山门人绍隆等编法语上示张持满朝奉克勤自出峡止讷堂。唯念兹在兹。相从者多不告倦。所谓利他乃自利也。要须根本明彻理地精至纯一无杂。才有是非。纷然失心..

宏智禅师广录卷第三

宏智禅师广录卷第三真州长芦觉和尚拈古侍者行从集举世尊因自恣日。文殊三处过夏。迦叶欲摈出文殊。才近椎乃见百千万亿文殊。迦叶尽其神力。椎不能举。世尊遂问。汝摈那箇文殊。迦叶无对。师云。..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第十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第十径山能仁禅院住持嗣法慧日禅师臣蕴闻 上进颂古世尊未离兜率已降王宫。未出母胎度人已毕。颂云。利刃有蜜不须舐。蛊毒之家水莫甞。不舐不尝俱不犯。端然衣锦自还乡。世尊..

虚堂和尚语录卷第五

虚堂和尚语录卷之五颂古侍者 无隐 编世尊忉利天为母说法。优填王思佛。紫金光聚照山河。天上人间意气多。曾勅文殊领徒众。毗耶城里问维摩。世尊因。乾闼婆王奏乐。其时山河大地。尽作琴声。迦叶..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第十五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第十五宋平江府虎丘山门人绍隆等编法语中示觉民知库圆湛虚凝道体也。展缩杀活妙用也。善游刃能操守。如珠走盘如盘走珠。无顷刻落虚。亦不分世法佛法。直下打成一片。所谓触处..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第十六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第十六宋平江府虎丘山门人绍隆等编法语下示宗觉大师佛语心为宗。宗通说亦通。既谓之宗门。岂可支离去本逐末随言语机境作窠。窟要须径截超证透出心性玄妙胜净境界。直彻绵密稳..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