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五十五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五十五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疏。第二叹听者无过。疏文有二。先总科。后释文。前中引论即是释前偈前论双明说听无过。上疏已明总意及说者无过。故今但引听者无..

大般涅槃经集解卷第八

大般涅槃经集解卷第八(长寿品第四卷上)合老少二人譬 多罗聚落迦叶问长寿品第四佛复告诸比丘汝于戒律(至)我当解说令汝心喜。桉。道生曰。欲令问长寿因也。长寿本是入生死。济物之良津。以慈心为..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五十六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五十六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疏。四种姓胜。疏文有四。初牒名嘱经。二于中又二下开章别释。三由上四义下。结归第二重总。四上云二种加下。结归第一重总。以具..

大般涅槃经集解卷第九

大般涅槃经集解卷第九(长寿品第四卷之第二)释长寿因义 出密迹力士杀童子事 出诸羯磨名 出入河归海事 合椋牛譬 释法性义 释无想天受乐事 释一体三宝义长寿品之第二尔时佛赞迦叶菩萨善哉善哉。桉..

大般涅槃经义记卷第三

涅槃义记第三隋净影寺沙门释慧远述自下第三辨解脱相。迦叶先请。唯愿重说。对前辨体说以为重。下佛先叹。后为辨释以义相从。于中有其九十四句。随别细分有一百九句。第二十二无逼切中别有七句。..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五十七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五十七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疏。上犹通实教下。第三结示圆融。如常可了。于中二。先正结圆融。后若具显下。指广从略。广如五教义分齐中。即是别章上已略辩。..

大般涅槃经集解卷第十

大般涅槃经集解卷第十(金刚身品第五 名字功德品第六)释百非义 出护法国王护弘法比丘 释开随护法持刀仗白衣行 释受持此经不随四趣 释此经具七善 释此经八味具足金刚身品第五桉。道生曰。长寿之与..

大般涅槃经集解卷第十一

大般涅槃经集解卷第十一(四相品第七)释自正等四义 立断食肉制 释波罗提木叉义 释渐渐制戒义四相品第七桉。旧本云如来性品。僧亮曰。如来性者。答第五广上因果及文字也。不可重名。此皆是如来因..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五十八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五十八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疏。十句文下释文不释总句者。有二意。一以下别成总义故。二者前生起中已显意故。谓菩提心依于大悲为根本故。亦即瑜伽四因之中。..

大般涅槃经集解卷第十二

大般涅槃经集解卷第十二释有余无余涅槃义 开身密不可思议事四相品之第二佛告迦叶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作如是言如来无常。桉。僧亮曰。此下始答第五问也。开昔口密。略为五难。第四第五。举无余涅槃..

大般涅槃经集解卷第十三

大般涅槃经集解卷第十三释意密显无常迹义 释教密显解脱义广前名字功德品也四相品之第三尔时迦叶菩萨白佛言(至)唯有密语无有密藏。桉。僧亮曰。二密覆常。前已开发。今释上偈云开微密。不言藏者..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五十九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五十九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疏。第二明中后九支者。亦可言十义如前说。隐现行识即言九耳。下当广明。疏。然论兼结文总分三段者。其结一文。即疏科经。即前具..

大般涅槃经义记卷第四

涅槃义记卷第四隋净影寺沙门释慧远述上来第一教示三归趣入之始。自下第二教其中道趣入之终。于中初先法说以教。如因乳下喻说以教。法中有四。一许教趣入。二若我住下正教趣入。三我与无我性无二..

大般涅槃经集解卷第十四

大般涅槃经集解卷第十四杂广解脱义 释一等四执义四相品之第四又解脱者名曰甚深(至)真解脱者即是如来。明骏桉。前已广上八味竟也。此下更举别义。是二乘所不能入者也。此总叹甚深不可见也。又解..

大般涅槃经疏卷第二

大般涅槃经疏卷第二隋章安顶法师撰唐天台沙门湛然再治序品下三人中之龙去明位。人中龙者出方便位。位阶十地者住真实位。安住不动者本际常寂。方便现身者遍下地法界化益。四其名曰下。列名。一恒..

大般涅槃经疏卷第三

大般涅槃经疏卷第三隋章安顶法师撰唐天台沙门湛然再治纯陀品上释品为三。一辨疏密。二辨德行。三释名。初意者依天竺文犹属寿命品。开破今昔常无常义。于义则密于文则疏。谢氏从人从事题纯陀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六十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六十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疏。第二广观障治下。疏中有二。先总明来意。于中有二。先明观故。论云。复观察障对治不善业道及果。善业道及果。及上上清净后起增..

大般涅槃经集解卷第十五

大般涅槃经集解卷第十五(四依品第八)释以四果拟菩萨 位释三乘十地 出瞿师罗经魔变作佛事释 正法余八十年前三十年事 释四依人修因久 近辩信不信相四依品第八桉。僧亮曰。此品答云何得广大问也。..

大般涅槃经疏卷第四

大般涅槃经疏卷第四隋章安顶法师撰唐天台沙门湛然再治纯陀品中二何以故去即释施也。释初释后中间可知。此意非但后教开常开初亦尔。既举诸教例知行位证人亦复如是。是常法印印于一切无不是常。初..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六十一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六十一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第三厌分。论云下。问答生起先举论。二不乐下。疏释论。先释厌名。其无量下通妨。以是厌果非厌分故。通意可知。疏。经文下。科释..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