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十九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十九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撰梵行品第十六(从第十七经尽夜摩宫中偈赞品)四门之中初来意有六。一前是正位。今辨位中之行。故次来也。二前明诸位别行。今辨诸位通行。三前..

新华严经论卷第十九

新华严经论卷第十九长者李通玄撰十行品第二十一将释此品约作三门分别。一释品名目。二释品来意。三随文释义。一释品名目者。此品正说十种行门。名为十行品。二释品来意者。此夜摩天宫本意。说十..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十七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十七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序曰。大方广下。第四别叹此典旨趣玄微。于中二。先总叹。后别叹。今初。先二句标其深广。后视之者下。成上二句。既为秘藏故视之不..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二十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二十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撰明法品第十八(入第十八卷经)初来意者。前明当位所成之德。今辨趣后胜进之行。故次来也。又前明发心之胜德。今辨所具之行相。故次来也。二释..

华严经探玄记卷第十五

华严经探玄记卷第十五(此尽相海品)魏国西寺沙门法藏述十明品第二十三初释名者。谓妙用自在。委照称明。明用无限寄圆辨十。即带数释也。二来意者。一通论以下五品来意。谓前显证位成满。自下明其..

新华严经论卷第二十

新华严经论卷第二十长者李通玄撰一尔时一切宝庄严殿已下至悉过诸天供养之上有八行经。明如来受请入殿以佛自己善根依果出胜诸天无比对分。此明加行会胜位德如佛故。二时兜率天宫中已下至而说颂言..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二十一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二十一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撰升夜摩天宫品第十九(第十九经)自下第三中贤十行会。初来意者。酬前十行问故。匪知之艰行之为艰。前解此行。若膏明相赖目足更资。故次来也..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十八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十八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疏。第四别显处严中。文亦有二。一通释前后。二别释器界。前中疏。即如来依正者。别显处。严是依教主。难思是正众。海云集是众。而..

新华严经论卷第二十一

新华严经论卷第二十一长者李通玄撰第三等一切诸佛回向者。以忍波罗蜜为体。余九为伴。表法中以善财童子所见可乐城东大庄严幢无忧林中无上胜长者是也。为城名可乐依主所行之行立其名故。为明得法..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二十二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二十二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撰十行品第二十一(从第十九经半尽第二十一经)来意有二。一前序此正故。二前辨所依佛智。此辨能依之行故。二释名者。随缘顺理造修名行。数越..

新华严经论卷第二十二

新华严经论卷第二十二长者李通玄撰此已上是正释十箇回向门竟。长科第十三段中佛神力故已下。复分为五段。一佛威动地分。二诸天兴供分。天兴供中有二义。一香华幡盖供。二诸天歌赞礼敬放光等供。..

新华严经论卷第二十三

新华严经论卷第二十三长者李通玄撰第二会于普光明殿。此承上。古德说云。去菩提树三里。又云龙造。此将未可也。普光明殿者。约所显得普光明智所报居之殿。智体广大无限重重也。所报之境无限重重..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十九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十九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疏。是知略以下。第五结叹难思。可知。第六众海云集中。疏。一为影响为主伴故者。此集意中十意。皆闇取下经。此初意引。即诸大菩萨..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二十三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二十三(此下入二十经)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撰第七无着行体即方便。依二方便由回向故。不住生死。由拔济故不住涅槃。俱无住故名为无着。本业后四亦各有三方便。三者一进..

新华严经论卷第二十四

新华严经论卷第二十四长者李通玄撰六又发大愿已下。至无有休息。有五行半经。明愿化一切三界四生众生皆安住一切智智广大无休息分。此一段明教化三界四生法。欲界心多者。劝令观诸法苦空无常对治..

华严经探玄记卷第十六

华严经探玄记卷第十六(此尽性起品)魏国西寺沙门法藏述佛小相光明功德品第三十初释名佛者。标人表德。小相者形大辨体。光明者依体起用。功德者用所成益。此则依人显德。体用为名。二来意者。前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二十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二十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第七称扬赞德分。初标章有二。一对十分之名。称扬赞咏本师功德。二云亦是发起序者。对三分科经。谓序正流通。一品是序。常途分二。..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二十四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二十四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撰十无尽藏品第二十二(此下当第二十二经)初来意者。总有五义。一为答前第二会初十藏问故。二前明正位今依位起行故。同梵行品。三前约位别行..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二十一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二十一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自下第二八部众。疏。然则世之忧喜生乎利害下。上显释经文。此下密取经意。举世忧喜。况出世乐。即周易系辞之文。而倒用之。先具..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二十五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二十五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撰升兜率天宫品第二十三(从二十二经至二十五经一半)自下第五会。明上贤十向。四门同前。初来意中。先会来者。正为答前回向问故。回前解行以..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