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严经论卷第六

新华严经论卷第六长者李通玄撰初地菩萨多百法明门王。化多百佛世界。二地菩萨多千法明门王。化多千佛世界者。不同权教实有分限。如前数法互相彻入。又如人以指画空作百千微尘数复以手除之令尽。..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六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六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疏。今承理教之力略启四门。下第三。开章别释也。于中先标。后释。今初也。应有难云。既极位方知。何以凡情辄窥大教。故此云耳依凭教..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十一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十一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撰世界成就品第四初来意者。前说缘既具。此下正陈所说。总明果相别答法界安立海问。故此品来。二释名者。世谓三世。堕去来今故。界谓方分有彼..

新华严经论卷第七

新华严经论卷第七长者李通玄撰第八明摄化境界者。夫佛境无边顺机各异。随情广狭。见有差殊。非是如来分其量数。情微即境狭。量广即境宽。若也智契真源。佛境弥纶法界。或见阎浮为化境。或见四洲..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七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七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疏。二陈隋下。天台四教中二。先叙昔。后顺违。前中亦二。先师宗。后立教。师宗言陈隋者。故天台传云。陈隋二代。三帝门师。谓陈朝一..

新华严经论卷第八

新华严经论卷第八长者李通玄撰稽首十方清净海法界真报卢遮那六位因果诸菩萨文殊普贤大海众所说法门清净海果德圆满金刚句我今释此微妙典将欲广利诸众生令于法门无罣碍诸有见闻获大利唯愿众圣垂加..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八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八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疏。又法华第三云下。第三明无趣寂。既无趣寂。则无定性二乘。一乘之义亦已显矣。疏。引三文。谓法华智论及法华论。今初。即化城喻品..

新华严经论卷第九

新华严经论卷第九长者李通玄撰第十会在法界品者。明此一会普含诸会及十方刹海法界虚空界。总为一会。重重无尽。一切诸佛海及一切众生之海。总以此法界一品。总为一体。一切境界随众生心。以此为..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九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九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疏。若约所说法相者下。第三约所诠辩异。然贤首义分齐内。第二卷广明。今但略说。于中上一句标。下皆别释。初小乘中四。一约法数多..

华严经探玄记卷第七

华严经探玄记卷第七(尽第五回向)魏国西寺沙门法藏述如来昇兜率天一切宝殿品第十九自下明第五会。四门同上。释名中。会名者。约处名兜率天会。约主名金刚幢会。约法名十回向会。品名者。如来明佛..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十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十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第三义理分齐中。疏文分二。先总明大意。后今显别教下。开章别释。前中分三。初结前生后。二总显深广。三结属所摄。今初两句。前句结..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十二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十二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撰第二别明种刹香海。双释二章者。谓香海依刹海。刹种依香海。诸刹依刹种。亦有长行偈颂。长行分三。初总举诸海所依。二次第别显海种及刹。第..

新华严经论卷第十

新华严经论卷第十长者李通玄撰一菩提树内流光众。是明佛本因五位进修建行利生成报显因众。如前所释。二如来所居宫殿内众。明佛本因大悲圆满覆育含生利生之行显因成报众。三十佛世界微尘数菩萨众..

新华严经论卷第十一

新华严经论卷第十一长者李通玄撰第三从主稼神以下。至主昼神。此十众神明十行利生法门因果者。以主稼神。为表行为资粮故。如世间以禾稼为资粮。长养有为之身。佛法即十波罗蜜行为资粮。长养法身..

华严经探玄记卷第八

华严经探玄记卷第八(尽此回向品)魏国西寺沙门法藏述第六随顺一切坚固善根回向。于长行内亦二。谓位行位果。位行中亦三。谓标释结。释中有三。初行所依身。二离诸业障下明依身起行。三摩诃萨若能..

新华严经论卷第十二

新华严经论卷第十二长者李通玄撰第三复有不可思议兜率天王。此託事表发光地。此名知足天。佛地论云。最后身菩萨于此教化。如璎珞本业经。十一地等觉地始名一生补处。方名最后身。配在第三禅。此..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十三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十三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撰第二尔时文殊下。辨言说答。就文分四。一叹众希奇。二诸佛子下。牒问总叹。三何以故下。徵叹总释。四诸佛子如来下。广显难思。今初也。前众..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十一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十一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第四相即门。于中有三。初正释。次句数。后引证。初中言废己同他者。是相即义。以上相入。则此彼互存。如两镜相照。但约力用交彻明..

新华严经论卷第十三

新华严经论卷第十三长者李通玄撰第二释三昧之名者。于此三昧名之中。义分为三。一释三昧名。二释三昧体用。三叹三昧之德。一释三昧之名者。名毗卢遮那如来藏身。毗卢云光明。遮那云种种。如来是..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十四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十四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撰菩萨问明品第十释此一品亦有四门。初来意中有通有别。通谓上来三品。已答十句生解所依。此下正答主解因果。故次来也。生解因中先答十住。住..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