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庄严经论卷第三

大乘庄严经论卷第三无着菩萨造大唐天竺三藏波罗颇蜜多罗译菩提品第十释曰。已说菩萨成熟众生。次说菩萨得一切种智。偈曰。一切难已行一切善已集一切时已度一切障已断释曰。此偈显一切种智因圆满..

显扬圣教论卷第十

显扬圣教论卷第十无着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摄净义品第二之六复次计诸极微常住论者。我今问汝。随汝意答。汝为观察已计极微常。为不观察计彼常耶。若不观察者。离慧观察而定计常。不应道理..

大乘阿毗达磨集论

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卷第四决择分中谛品第一之二云何集谛。谓诸烦恼及烦恼增上所生诸业。俱说名集谛。然薄伽梵随最胜说。若爱若后有爱。若喜贪俱行爱。若彼彼喜乐爱。是名集谛。言最胜者是遍行义。..

大乘庄严经论卷第四

大乘庄严经论卷第四无着菩萨造大唐天竺三藏波罗颇蜜多罗译明信品第十一释曰。已说无上菩提随顺。菩提者所谓信。此信相今当说。偈曰。已生及未生正受及似受他力亦自力有迷亦不迷现前不现前听法及..

显扬圣教论卷第十一

显扬圣教论卷第十一无着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摄净义品第二之七论法多种者嗢柁南曰。论体论处所论据论庄严论负论出离论多所作法论曰。论法有七种。一论体性。二论处所。三论所依。四论庄严..

大乘阿毗达磨集论

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卷第五决择分中谛品第一之三云何灭谛。谓相故甚深故世俗故。胜义故不圆满故圆满故无庄严故。有庄严故。有余故。无余故。最胜故。差别故分别灭谛。何等相故。谓真如圣道烦恼不生..

大乘庄严经论卷第五

大乘庄严经论卷第五无着菩萨造大唐天竺三藏波罗颇蜜多罗译述求品之二释曰。已说求染净。次说求唯识。偈曰。能取及所取此二唯心光贪光及信光二光无二法释曰。能取及所取此二唯心光者。求唯识人应..

显扬圣教论卷第十二

显扬圣教论卷第十二无着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摄净义品第二之八释应知多种者。嗢柁南曰。体释文义法起义难次师说众听赞佛略广学胜利论曰。体者。诸经体性略有二种。谓文及义。当知文是所依..

大乘阿毗达磨集论

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卷第六决择分中法品第二云何法决择。法者。谓十二分圣教。何者十二。一契经。二应颂。三记莂。四讽颂。五自说。六缘起。七譬喻。八本事。九本生。十方广。十一希法。十二论议。..

大乘庄严经论卷第六

大乘庄严经论卷第六无着菩萨造大唐天竺三藏波罗颇蜜多罗译弘法品第十三释曰。已说求法。次应以法为人演说。偈曰。难得复不坚愍苦恒喜施况以法利世增长亦无尽释曰。此偈先遮法悭。难得复不坚者。..

大乘阿毗达磨集论

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卷第七决择分中得品第三之二云何建立现观。略有十种。谓法现观。义现观。真现观。后现观。宝现观。不行现观。究竟现观。声闻现观。独觉现观。菩萨现观。何等法现观。谓于诸谛增..

显扬圣教论卷第十三

显扬圣教论卷第十三无着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摄净义品第二之九听者。谓说法师说正法要。安处听者。令住恭敬无倒听闻。问何故安处。答谓或由一因或乃至十。一因者。所谓恭敬听闻正法。现证..

显扬圣教论卷第十四

显扬圣教论卷第十四无着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成善巧品第三复次于此论体九事等中应善了知七种善巧。何等为七。颂曰。于诸蕴界处及众缘起法处非处根谛善巧事应知论曰。住正法者。应善了达如..

显扬圣教论卷第十五

显扬圣教论卷第十五无着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成苦品第五如是成立无常相已。云何成立苦相。颂曰。生为欲离因灭生和合欲倒无倒厌离彼因为苦相论曰。若法生时为远离欲因。若法灭时为和合欲因..

大乘庄严经论卷第七

大乘庄严经论卷第七无着菩萨造大唐天竺三藏波罗颇蜜多罗译教授品第十五释曰。已说菩萨随修。次说如来教授。偈曰。行尽一僧祇长信令增上众善随信集亦具如海满释曰。行尽一僧祇长信令增上者。若诸..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第二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第二安慧菩萨糅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本事分中三法品第一之二何等名为心不相应行。谓得无想定灭尽定无想异熟命根众同分生老住无常名身句身文身异生性流转定异相应势速次..

显扬圣教论卷第十六

显扬圣教论卷第十六无着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成空品第六之余论曰。如是空理。依修故证。云何为修。颂曰。修差别十八或有毒无毒对治五种执略二种应知论曰。修相差别有十八种。一声闻相应作..

大乘庄严经论卷第八

大乘庄严经论卷第八无着菩萨造大唐天竺三藏波罗颇蜜多罗译度摄品第十七之二释曰。已说修习六波罗蜜。次说六波罗蜜差别。六波罗蜜差别各有六义。一者自性。二者因。三者果。四者业。五者相应。六..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第三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第三安慧菩萨糅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本事分中三法品第一之三复次蕴界处广分别云何嗢拕南曰。实有性等所知等色等漏等已生等过去世等诸缘等云何几种为何义问蕴界处中云何..

大乘庄严经论卷第九

大乘庄严经论卷第九无着菩萨造大唐天竺三藏波罗颇蜜多罗译供养品第十八释曰。已说业所聚集诸行。未说供养如来。此供养今当说。偈曰。依物缘回向因智田依止如是八供养供养诸如来释曰。略说供养如..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