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阿毗达磨发智大毗婆沙论序问谁造此论。答佛世尊。所以者何。以一切种所知法性甚深微妙。非佛世尊一切智者。谁能究竟等觉开示。若..

阿毗达磨发智论卷第四

阿毗达磨发智论卷第四尊者迦多衍尼子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结蕴第二中一行纳息第二之二若于此事。有无明结系。亦有见结系耶。答若于此事。有见结系。必有无明结系。或有无明结系。无见结系。谓..

阿毗昙八犍度论卷第八

阿毗昙八犍度论卷第八迦旃延子造符秦罽宾三藏僧伽提婆共竺佛念译阿毗昙结使犍度十门跋渠第四几使所使并及二缘次第有觉相应诸根亦成就根若不成就断智作证十门普周二十二根。十八持。十二入。五阴..

阿毗达磨发智论卷第五

阿毗达磨发智论卷第五尊者迦多衍尼子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结蕴第二中有情纳息第三顿渐系离系果摄七成三死生不六种此章愿具说三界各有二部结。谓见修所断。于欲界见修所断二部结。颇有顿得系耶..

阿毗昙八犍度论卷第九

阿毗昙八犍度论卷第九迦旃延子造符秦罽宾三藏僧伽提婆共竺佛念译智犍度第三五跋渠颂曰。八种有五处知他人心智若能修行智相应最在后阿毗昙八道跋渠第一八十种智择恒在前诸相应觉世见无漏又世尊言..

阿毗达磨发智论卷第六

阿毗达磨发智论卷第六尊者迦多衍尼子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结蕴第二中十门纳息第四之二意根乃至无色界修所断。无明随眠。于三界十五部心中。一一等无间。生几心耶。答意根等无间生十五心。舍及..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二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二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杂蕴第一中世第一法纳息第一之一云何世第一法。如是等章及解章义既领会已。次应广释。问何故作此论。答为欲分别契经义故。谓契经..

阿毗昙八犍度论卷第十

阿毗昙八犍度论卷第十迦旃延子造符秦罽宾三藏僧伽提婆共竺佛念译阿毗昙智犍度五种跋渠第二邪见等见逆学者亦无学非学非无学梵忍及五种云何邪见云何邪智。若邪见是邪智耶。设是邪智是邪见耶。邪见..

阿毗达磨品类足论卷第十六

阿毗达磨品类足论卷第十六尊者世友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千问品第七之七此十二处与六善处相摄者。六善处摄四处少分。四处少分亦摄六善处。与五不善处相摄者。五不善处摄四处少分。四处少分亦..

阿毗达磨发智论卷第七

阿毗达磨发智论卷第七尊者迦多衍尼子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智蕴第三中觉支纳息第一八学十无学见等觉道三俗无漏见智此章愿具说如世尊说。学见迹成就学八支。彼成就。过去几。未来几。现在几。答..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三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三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杂蕴第一中世第一法纳息第一之二问已知世第一法。随转生住老无常。亦是世第一法。彼得为亦是世第一法不。设是或非俱有何失。若彼..

阿毗昙八犍度论卷第十一

阿毗昙八犍度论卷第十一迦旃延子造符秦罽宾三藏僧伽提婆共竺佛念译智犍度修智跋渠第四之一摄成就修缘缘灭作证智亦作无常念七处最在后八智法智未知智知他人心智。等智苦。智习智尽智道智法智摄几..

阿毗达磨品类足论卷第十七

阿毗达磨品类足论卷第十七尊者世友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千问品第七之八几有身见为因非有身见因等者。一切应分别。谓色蕴。若染污有身见为因非有身见因。若不染污非有身见为因非有身见因。受..

阿毗昙八犍度论卷第十二

阿毗昙八揵度论卷第十二迦旃延子造符秦罽宾三藏僧伽提婆共竺佛念译智揵度之四修智跋渠之余◎云何不修知他人心智苦智。答曰。所修行习法智习未知智尽法智尽未知智道法智。学见迹若阿罗汉。本得无..

阿毗达磨品类足论卷第十八

阿毗达磨品类足论卷第十八尊者世友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辨决择品第八有色法。十一界十一处一蕴摄。八智知。除他心灭智。六识识。欲色界遍行。及修所断随眠随增。唯有色法。十界十处一蕴摄。非..

阿毗达磨发智论卷第八

阿毗达磨发智论卷第八尊者迦多衍尼子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智蕴第三中他心智纳息第三二智二解脱明智三证净颠倒等持修此章愿具说云何他心智。答若智修所成。是修果。依止修。已得不失。能知他相..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四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四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杂蕴第一中世第一法纳息第一之三何故此法。不应言无色界系耶。答入正性离生。先现观欲界苦为苦。后合现观色无色界苦为苦。圣道起..

阿毗昙八犍度论卷第十三

阿毗昙八犍度论卷第十三迦旃延子造符秦罽宾三藏僧伽提婆共竺佛念译智犍度智相应跋渠第五之一人智三昧根觉意道相应二智种一行六小七大七七人八智三三昧三根七觉意八道种智相应。及种二智种一行。..

阿毗达磨发智论卷第九

阿毗达磨发智论卷第九尊者迦多衍尼子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智蕴第三中修智纳息第四之二若修苦智亦集智耶。答应作四句。有修苦智非集智。谓入现观苦法类智时。学见迹阿罗汉。已得苦智现在前时。..

阿毗昙八犍度论卷第十四

阿毗昙八犍度论卷第十四迦旃延子造符秦罽宾三藏僧伽提婆共竺佛念译智犍度中相应跋渠第五之余诸法无愿相应彼喜觉意耶。答曰。或无愿非喜觉意。云何无愿非喜觉意。答曰。无愿相应喜觉意。诸余喜觉..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