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第十八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第十八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业品第五之一此中一类随顺造恶。怯难论者作如是言。如上所陈。诸内外事多种差别非业为因。现见世间果石等物众多差别无异因故。谓从一..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智蕴第三中他心智纳息第三之二诸有情类。有流转者有还灭者。流转者谓更受生。还灭者谓趣涅槃。若诸有情生欲色界。及诸异生生无..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二十六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二十六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缘起品第三之六结生识后。六处生前。中间诸位。总称名色。岂不已生身意二处。应言此在四处生前。大德逻摩。率自意释。度名色已。方..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第十九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第十九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业品第五之二如上所言。由等起力身语二业成善不善。等起有几。何等起力令身语业成善不善。等起相望差别云何。颂曰。等起有二种因及彼..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一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一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智蕴第三中他心智纳息第三之三傍生趣亦有生处得智能知他心等。云何知然。昔有女人置儿一处作余事业。时有一狼持其儿去。傍人..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二十七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二十七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缘起品第三之七如是所成。取为缘故。驰求种种可意境时。必定牵生。招当有业。谓由爱力。取增盛时。种种驰求善不善境。为得彼故。积..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第二十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第二十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业品第五之三于何时发近事律仪。颂曰。称近事发戒说如苾刍等论曰。起殷净心发诚谛语。自称我是邬波索迦。愿尊忆持慈悲护念。尔时乃发..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二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二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智蕴第三中他心智纳息第三之四何缘时心解脱名爱耶。答时解脱阿罗汉。恒于此法。殷勤守护宝爱执藏。勿我遇缘退失此法。如一目..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第二十一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第二十一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业品第五之四如是已说得律仪等。舍律仪等今次当说。且云何舍别解脱律仪。颂曰。舍别解调伏由故舍命终及二形俱生断善根夜尽有说由犯..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二十八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二十八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缘起品第三之八应知如是所说三际。唯有情数缘起义中。虽有十二支。而三二为性。三谓惑业事。二谓果与因。其义云何。颂曰。三烦恼二..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三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三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智蕴第三中他心智纳息第三之五问六通中。几是明非示导。几是示导非明。几是明亦是示导。几非明亦非示导耶。答二通是明非示导..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第二十二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第二十二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业品第五之五又经中说有三牟尼。又经中言有三清净。俱身语意。相各云何。颂曰。无学身语业即意三牟尼三清净应知即诸三妙行论曰。无..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四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四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智蕴第三中他心智纳息第三之六诸预流者。于四颠倒几已断。几未断耶。答一切已断。问何故作此论。答为止他宗显正理故。谓或说..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二十九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二十九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缘起品第三之九已辩无明。当辩名色。色已辩名云何。颂曰名无色四蕴。论曰。佛说无色四蕴名名。何故名名。能表召故。谓能表召种种所..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第二十三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第二十三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业品第五之六善恶业道得果云何。颂曰。皆能招异熟等流增上果此令他受苦断命坏威故论曰。且先分别十恶业道各招三果。其三者何。异熟..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五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五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智蕴第三中他心智纳息第三之七于见道说无相声者。如说。目连不说第六无相住者。云何第六无相住者。谓随信行随法行者不可施设..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三十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三十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缘起品第三之十已辩缘起。即于此中。就位差别。分成四有。中生本死。如前已释。善等差别。三界有无。今当略辩。颂曰。于四种有中生有..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第二十四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第二十四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业品第五之七如上所言住定菩萨。为从何位得住定名。彼复于何说名为定。颂曰。从修妙相业菩萨得定名生善趣贵家具男念坚故论曰。从修..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六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六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智蕴第三中修智纳息第四之二或有一智摄一切智。谓法智非如法智以智体是法故。或有二智摄一切智。谓有漏智无漏智。或有三智摄..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三十一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三十一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缘起品第三之十一如是已辩有情世间。器世间今当辩。颂曰。安立器世间风轮最居下其量广无数厚十六洛叉次上水轮深十一亿二万下八洛叉..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