鞞婆沙论卷第四

鞞婆沙论卷第四阿罗汉尸陀槃尼撰符秦罽宾三藏僧伽跋澄译解十门大章二十二根。十八界十二入五阴。五盛阴六界。色法无色法。可见法不可见法。有对法无对法。有漏法无漏法。有为法无为法。过去法未..

阿毗昙毗婆沙论卷第十六

阿毗昙毗婆沙论卷第十六迦旃延子造 五百罗汉释北凉天竺沙门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杂揵度爱敬品第四云何为爱。云何为敬。乃至广说。如此章及解章义。此中应广说优婆提舍。问曰。何故作此论。答曰。..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二十二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二十二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杂蕴第一中智纳息第二之十四诸心由随眠故名有随眠心。彼随眠于此心随增耶。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为止他宗显正理故。谓..

舍利弗阿毗昙论卷第二

舍利弗阿毗昙论卷第二姚秦罽宾三藏昙摩耶舍共昙摩崛多等译问分界品第二问曰。几界。答曰。十八界。云何十八界。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色界声界香界味界触界。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

鞞婆沙论卷第五

鞞婆沙论卷第五阿罗汉尸陀槃尼撰符秦罽宾三藏僧伽跋澄译十八界处第十七十八界者。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身界细滑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说曰。..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二十三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二十三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杂蕴第一中智纳息第二之十五颇有于随眠灭身作证而慧不见彼灭耶。答应作四句。有于随眠灭身作证而慧不见彼灭。谓诸异生离欲界..

阿毗昙毗婆沙论卷第十七

阿毗昙毗婆沙论卷第十七迦旃延子造 五百罗汉释北凉天竺沙门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杂揵度爱敬品中云何数灭。云何非数灭。乃至广说。问曰。何故作此论。答曰。为止并义者意。如譬喻者说。三种灭无体..

舍利弗阿毗昙论卷第三

舍利弗阿毗昙论卷第三姚秦罽宾三藏昙摩耶舍共昙摩崛多等译问分阴品第三问曰。几阴。答曰五阴。何等五。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云何色阴。若色法是名色阴。云何色阴。十色入若法入色。是名色阴。..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二十四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二十四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杂蕴第一中补特伽罗纳息第三之二问乐受及不苦不乐受与爱为缘是事可尔。爱着此受四方追求可意事故。如何苦受亦与爱为缘。而此..

鞞婆沙论卷第六

鞞婆沙论卷第六阿罗汉尸陀槃尼撰符秦罽宾三藏僧伽跋澄译十二入处第十八十二入者。眼入色入耳入声入鼻入香入舌入味入身入细滑入意入法入。问曰。何以故。彼作经者依十二入而作论。答曰。彼作经者..

舍利弗阿毗昙论卷第四

舍利弗阿毗昙论卷第四姚秦罽宾三藏昙摩耶舍共昙摩崛多等译问分四圣谛品第四问曰。几圣谛。答曰四。何等四。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圣谛。云何苦圣谛。生苦老苦。病苦死苦。不爱会苦..

阿毗昙毗婆沙论卷第十八

阿毗昙毗婆沙论卷第十八迦旃延子造 五百罗汉释北凉天竺沙门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杂揵度爱敬品下世尊说无学成就戒身。乃至广说。问曰。何故作此论。答曰。此是佛经。佛经中说无学成就戒身。虽作是..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二十五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二十五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杂蕴第一中补特伽罗纳息第三之三无明缘行取缘有。有何差别。答无明缘行者。广说如前。此业缘。世尊说一烦恼。谓无明取缘有者..

鞞婆沙论卷第七

鞞婆沙论卷第七阿罗汉尸陀槃尼撰符秦罽宾三藏僧伽跋澄译色无色法处第二十二色法者无色法者。问曰。何以故作此论。答曰。断计我人意故。及现大妙智故。断计我人意者。此色法无色法非是我。现大妙..

舍利弗阿毗昙论卷第五

舍利弗阿毗昙论卷第五姚秦罽宾三藏昙摩耶舍共昙摩崛多等译问分根品第五问曰。几根。答曰二十二根。何等二十二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女根男根命根乐根苦根喜根忧根舍根意根信根进根念根定根慧..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二十六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二十六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杂蕴第一中补特伽罗纳息第三之四入息出息当言依身转耶。依心转耶。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为令疑者得决定故。谓契经说。..

阿毗昙毗婆沙论卷第十九

阿毗昙毗婆沙论卷第十九迦旃延子造 五百罗汉释北凉天竺沙门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杂揵度无惭愧品第五云何无惭云何无愧如此章及解章义。此中应广说优波提舍。问曰。何故作此论。答曰。以此二法所行..

鞞婆沙论卷第八

鞞婆沙论卷第八阿罗汉尸陀槃尼撰符秦罽宾三藏僧伽跋澄译四圣谛处第三十二之一四谛者。苦谛习谛尽谛道谛。问曰。四谛有何性。阿毗昙者说曰。五盛阴是苦谛。有漏因是习谛。数缘灭是尽谛。学无学法..

舍利弗阿毗昙论卷第六

舍利弗阿毗昙论卷第六姚秦罽宾三藏昙摩耶舍共昙摩崛多等译问分七觉品第六问曰。几觉。答曰。七。何等七。念觉择法觉喜觉进觉除觉定觉舍觉。云何念觉。学人离结使。圣心入圣道。若坚信坚法。及余..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二十七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二十七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杂蕴第一中补特伽罗纳息第三之五如有色有情心相续依身转。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为令疑者得决定故。谓或有疑欲色界有色故..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