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诃僧祇律卷第十

摩诃僧祇律卷第十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共法显译明三十尼萨耆波夜提法之三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广说如上。尔时周罗聚落主到世尊所,头面礼足却住一面,白佛言:「世尊!前日众多大臣、婆罗门..

五分律卷第十三

五分律卷第十三(弥沙塞)宋罽宾三藏佛陀什共竺道生等译第二分之四第八十九事尔时诸比丘尼不安居,游行人间,或遇八月贼,或遇水火诸难。诸长老比丘尼见,种种诃责:「云何名比丘尼,不夏安居?」..

摩诃僧祇律卷第十一

摩诃僧祇律卷第十一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共法显译明三十尼萨耆波夜提法之四佛住舍卫城,广说如上。尔时长老难陀、优波难陀冬盛寒时,着厚纳衣,敷煖床褥,头上着帽、脚着富罗,前然炉火。有二..

摩诃僧祇律卷第十二

摩诃僧祇律卷第十二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共法显译明单提九十二事法之一佛住舍卫城,广说如上。尔时众僧集在一处,欲作羯磨。长老尸利耶婆不来,即遣使往呼言:「长老!众僧集,欲作法事。」尸..

五分律卷第十四

五分律卷第十四(弥沙塞)宋罽宾三藏佛陀什共竺道生等译第二分之四尔时诸比丘尼着革屣、持盖,诣诸白衣。诸白衣讥呵言:「此诸比丘尼如淫女行来!」诸长老比丘尼闻,种种呵责,乃至今为诸比丘尼结..

五分律卷第十五

五分律卷第十五(弥沙塞)宋罽宾三藏佛陀什共竺道生等译第三分初受戒法上佛在王舍城,告诸比丘:「过去有王名曰郁摩,有四庶子:一名照目、二名聪目、三名调伏象、四名尼楼;聪明远达,并有威德。..

摩诃僧祇律卷第十三

摩诃僧祇律卷第十三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共法显译明单提九十二事之二佛住舍卫城,广说如上。时城中有大富淫女家,多饶财宝种种成就,库藏盈溢守备牢固,外贼伺求无能得者。时有一贼主,善作方..

五分律卷第十六

五分律卷第十六(弥沙塞)宋罽宾三藏佛陀什共竺道生等译第三分初受戒法中「于是世尊告诸比丘:『汝等各各分部游行世间,多有贤善能受教诫者。吾今独往优为界郁鞞罗迦叶所,而开化之。』诸比丘受教..

五分律卷第十七

五分律卷第十七(弥沙塞)宋罽宾三藏佛陀什共竺道生等译第三分初受戒法下佛在王舍城。尔时有一裸形外道极大聪明,摩竭国人谓之知者、见者,来至僧坊言:「沙门释子谁敢共我论议者?」时诸比丘游戏..

五分律卷第十八

五分律卷第十八(弥沙塞)宋罽宾三藏佛陀什共竺道生等译第三分之四布萨法佛在王舍城。尔时外道、沙门、婆罗门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共集一处和合布萨说法,多有众人来往供养。瓶沙王见之,作是..

五分律卷第十九

五分律卷第十九(弥沙塞)宋罽宾三藏佛陀什共竺道生等译第三分之三安居法佛在舍卫城。尔时诸比丘春夏冬一切时游行,蹈杀虫草,担衣物重,疲弊道路。诸居士见,讥诃言:「此诸外道沙门、婆罗门,尚..

五分律卷第二十

五分律卷第二十(弥沙塞)宋罽宾三藏佛陀什共竺道生等译第三分之五衣法上佛在王舍城。尔时耆域乳母洗浴耆域,谛观其身而有恨色。耆域觉之即问:「何故恨颜视我?」乳母言:「恨汝身相殊特,而意未..

摩诃僧祇律卷第十四

摩诃僧祇律卷第十四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共法显译明单提九十二事法之三佛住舍卫城,广说如上。尔时有居士,请众多知识比丘,是诸比丘中有一长老比丘,行摩那埵在下行坐。檀越优婆夷见已问言:..

五分律卷第二十一

五分律卷第二十一(弥沙塞)宋罽宾三藏佛陀什共竺道生等译第三分之五衣法下尔时舍夷国犹遵旧典,不与一切异姓婚姻。波斯匿王贪其氏族,自恃兵强,遣使告言:「若不与我婚,当灭汝国。」诸释共议:..

摩诃僧祇律卷第十五

摩诃僧祇律卷第十五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共法显译明单提九十二事法之四佛在拘睒弥人间游行。尔时世尊初夜为诸声闻说法,说法已是诸比丘各各还住房。时六群比丘于余处谈话,经久乃还,扣房户,..

摩诃僧祇律卷第十六

摩诃僧祇律卷第十六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共法显译明单提九十二事法之五佛住舍卫城,广说如上。时有比丘在聚落中安居竟,来向舍卫城,欲礼觐世尊。时有居士在聚落中作福舍,施四方僧一食。此比..

五分律卷第二十二

五分律卷第二十二(弥沙塞)宋罽宾三藏佛陀什共竺道生等译第三分之七药法佛在王舍城。尔时诸比丘得秋时病,佛行房见,作是念:「世人以酥、油、蜜、石蜜为药,我今当听诸比丘服。」以是事集比丘僧..

五分律卷第二十三

五分律卷第二十三(弥沙塞)宋罽宾三藏佛陀什共竺道生等译第四分初灭诤法佛在舍卫城。尔时诸比丘好共斗诤,更相言讼。比丘、比丘共诤,比丘、比丘尼共诤,比丘尼、比丘尼共诤,比丘尼、比丘共诤。..

摩诃僧祇律卷第十七

摩诃僧祇律卷第十七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共法显译明单提九十二事法之六佛住舍卫城,广说如上。尔时佛告诸比丘:「如来以一食故,身体轻便,得安乐住。汝等亦应一食,一食故身体轻便,得安乐住..

五分律卷第二十四

五分律卷第二十四(弥沙塞)宋罽宾三藏佛陀什共竺道生等译第四分之二羯磨法下佛在拘舍弥城。尔时有一比丘犯戒,不知所犯,语诸比丘。诸比丘或谓有犯、或谓无犯。谓无犯者,语言:「汝不犯戒。」彼..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