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见律毗婆沙卷第五

善见律毗婆沙卷第五箫齐外国三藏僧伽跋陀罗译「弃乐弃苦者。」问曰:「何谓弃乐弃苦?」答曰:「于四禅定中弃乐心苦心。又言:『弃名乐名苦也。』」问曰:「乐心苦心于第四禅言,何时得弃?」答..

根本萨婆多部律摄卷第十二

根本萨婆多部律摄卷第十二尊者胜友集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与欲已更遮学处第五十三尔时薄伽梵在室罗伐城给孤独园,时邬波难陀,大众为作舍置羯磨。难陀知已向余苾刍作如是言:「我先与欲是不善与..

毗尼母经

毗尼母经卷第八失译人名今附秦录「十夜相应法者,若比丘畜长衣,不作净施,不过十日。畜长钵,不作净施,亦不过十日。是名十夜相应法。「半月相应法者,夏安居前一月求浴衣,得衣已要半月着,至..

根本萨婆多部律摄卷第十三

根本萨婆多部律摄卷第十三尊者胜友集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与减年者受近圆学处第七十二尔时薄伽梵在室罗伐城给孤独园,时尊者大目乾连,与十七众受近圆已,不能忍饥,遂便啼哭。由近圆事摄受门徒..

鼻奈耶

鼻奈耶卷第二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尔时世尊即于其夜告诸比丘:「向者有二天来问此义,尊者薄佉罗得解脱护。第二天问,于解脱得解脱,受解而去。」佛告一比丘:「往诣锻作园薄佉罗比丘所(祇洹牆..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第二十七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第二十七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第六门第四子摄颂之余明大药事尔时世尊以其无上神通变化利益之法,降诸外道皆令退散,默无所说逃窜边方。时诸苾刍见是事已,咸皆有疑请..

鼻奈耶

鼻奈耶卷第三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僧残法之一佛世尊游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尊者迦留陀夷(迦留陀夷,黑光也,阿难从弟也)于祇桓岁坐,扫洒房室,于中敷床,前着澡罐,外复有澡罐。到时着衣持..

根本萨婆多部律摄卷第十四

根本萨婆多部律摄卷第十四尊者胜友集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第四部四波底罗提舍尼法摄颂曰:非亲尼自受,舍中处分食,不请向学家,受食于寺外。从非亲尼受食学处第一佛在王舍城竹林园中,时莲花色..

善见律毗婆沙卷第六

善见律毗婆沙卷第六萧齐外国三藏僧伽跋陀罗译「默然者,已受请。佛告婆罗门:『汝勿系心家业。』佛已语竟,复观看随其所堪而为说法,说今世后世悉现令知,于功德中,复已受持精勤修已,如来即雨..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第二十八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第二十八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第六门第四子摄颂大药之余「是时大药既知国事,将领四兵遍观国界,每至城邑聚落问诸人言:『此等聚落谁所管耶?』诸人答曰:『此是某大..

鼻奈耶

鼻奈耶卷第四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僧残法之二媒嫁戒佛游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有一比丘名迦留,鹿园子(母字)于中止住,广有知识,国王大臣长者梵志所求衣食卧具病瘦医药。时大有长者妇女便作..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第二十九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第二十九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第六门第四子摄之余明佛从天下等事尔时佛在室罗伐城,既现大神通降伏诸外道,利益无量众随类悉归依,一切人天咸令欢喜,远近城邑婆罗门..

善见律毗婆沙卷第七

善见律毗婆沙卷第七萧齐外国三藏僧伽跋陀罗译法师曰:「今当为解律中文句。如律本所说,名者不独一,随人而结,人身修习生名姓,戒寺行年纪,当以一一而知,我今分别解说。人身者,随得一人,或..

鼻奈耶

鼻奈耶卷第五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等译僧残法之三破僧戒佛世尊游罗阅祇迦兰陀竹园。彼调达受供养衣被饭食床卧病瘦医药。大子阿阇世所贵重,随时供给,日送五百釜饭,严五百乘车,将从连日至调达所..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第三十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第三十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内摄颂曰:近圆从苾刍、半月请教授、依苾刍坐夏、见过不应言、不瞋诃礼少、意喜两众中、随意对苾刍,斯名八尊法。「阿难陀!我今已制苾刍..

鼻奈耶

鼻奈耶卷第六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二不定及三十舍堕法佛世尊游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尊者迦留陀夷数至浮带优婆夷舍,无人屏猥处共坐。时浮多优婆夷欲为不净行,共一处坐。时迦留陀夷可其意,复..

善见律毗婆沙卷第八

善见律毗婆沙卷第八箫齐外国三藏僧伽跋陀罗译「戒句中欲分别令知,此是总说,汝等当知。起作识有心世间罪功德业受起者,总一切戒本,有六戒句起。」法师曰:「后当解,今当略说耳。后戒因六种戒..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第三十一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第三十一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第六门第七子摄颂曰:尼不在前行、见僧应起敬、白僧半加坐、归俗诘无缘。缘处同前。尔时具寿大迦摄波,在鹿子母东林住处,于小食时着衣..

鼻奈耶

鼻奈耶卷第七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等译波逸提法之一佛世尊游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尊者罗芸于众人中戏笑妄语。诸比丘诲责:「汝为佛子,云何妄语?」诸比丘往具白世尊。世尊告罗芸曰:「汝何为戏..

善见律毗婆沙卷第九

善见律毗婆沙卷第九箫齐外国三藏僧伽跋陀罗译「过要处者,攀诸文句随其形相,于盗戒中次第分别。随色名色者,随其处所也。名者,随其名号,或一分或直一分或过一分,如是为名。何以故?一讫利沙..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