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律要广集

在家律要广集卷第三No. 1123-14 梵网经心地品菩萨戒姚秦 三藏法师 鸠摩罗什 译陈隋 天台国清 智者大师 疏明 古杭云栖沙门 袾宏 发隐明 孝丰灵峰沙门 智旭 合注清 优婆塞真益 陈熙愿 节要清 瓶窑..

广弘明集卷第二十七

广弘明集诫功篇序第二十七卷大唐西明寺沙门释道宣撰夫群生所以久流转生死海者。良由无戒德之舟艥者也。若乘戒舟鼓以慈棹。而不能横截风涛远登彼岸者。无此理也。故正教虽多一戒而为行本。其由出..

镡津文集卷第六

镡津文集卷第六藤州镡津东山沙门契嵩撰论原问兵客以论兵问。而叟愀然曰。何是问之相属也。叟野人也。安知兵乎。客曰。谓子其学兼儒。儒之道具于文武。兵也者武之效也。不知兵孰谓之道。曰道也者..

广弘明集卷第二十八

广弘明集启福篇序卷第二十八大唐西明寺沙门释道宣撰福者何耶。所谓感乐受以安形。取欢娱以悦性也。然则法王立法周统识心。三界牢狱三科检定。一罪二福三曰道也。罪则三毒所结。系业属于鬼王。论..

镡津文集卷第七

镡津文集卷第七藤州镡津东山沙门契嵩撰论原中正物理得所谓之中。天下不欺谓之正。适中则天下无过事也。履正则天下无乱人也。中正也者王道之本也。仁义道德之纪也。人以强弱爱恶乱其伦。而圣人作..

广弘明集卷第二十九

广弘明集统归篇序卷第二十九大唐西明寺沙门释道宣撰广弘明者。言其弘护法网开明于有识也。自上九篇随时布现筹度理路。其缘颇悉。然于志之所之。未备详覩。如不陈列颂声何寄。故次编之殷鉴遐迩。..

镡津文集卷第八

镡津文集卷第八藤州镡津东山沙门契嵩撰杂着(六篇)逍遥篇天地均乎功。万物均乎生。日月均乎明。四时均乎行。生生之道同。然而所以为生奚一。谓功不殊。谓生不异。谓明不两。谓行不各。使皆任其自..

镡津文集卷第九

镡津文集卷第九藤州镡津东山沙门契嵩撰再书上 仁宗皇帝十二月日。杭州灵隐寺永安兰若沙门赐紫臣僧某。谨昧死上书 皇帝陛下。臣闻事天者必因于山。事地者必因于泽。然所因高深则所事者易至也。若..

广弘明集卷第三十

广弘明集统归篇第十卷三十大唐西明寺沙门释道宣撰 晋沙门支道林赞佛诗(八首) 晋沙门支遁咏怀大德禅思山居诗(十首) 晋沙门释慧远念佛三昧诗序(并佛菩萨赞) 晋王齐之念佛三昧诗 齐王元长法乐哥词(..

镡津文集卷第十

镡津文集卷第十藤州镡津东山沙门契嵩撰书启状与关彦长秘书书月日沙门某。谨奉书于彦长秘校。前辱彦长关侯。得潜子辅教之说喜与已合。遗书论大公之道百余言。迺相称太多。而潜子因彦长西行。方致..

代宗朝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三藏和上表制集

代宗朝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三藏和上表制集卷第二上都长安西明寺沙门释圆照集凡表二十二首 答制六首 总二十八首 谢赠故金刚三藏官号等表一首(并答) 请舍衣钵助僧道环修金阁寺制书一首 请舍衣钵同修..

镡津文集卷第十一

镡津文集卷第十一藤州镡津东山沙门契嵩撰叙传法正宗定祖图叙(与图上进)原夫菩提达磨。实佛氏之教之二十八祖也。与乎大迦叶。乃释迦文如来直下之相承者也。传之中国年世积远谱谍差缪。而学者寡识..

法苑珠林卷第一

法苑珠林序朝议大夫兰台侍郎陇西李俨字仲思撰自夫六爻爰起八卦成列。肇有书契。昭乎训典。凤篆龙图。金简玉字。百家异辙。万卷分区。虽理究精微言殚物范。而纪情括性。未出于寰中。原始要终。讵..

经律异相卷第二

经律异相卷第二(欲色天人天部下)梁沙门僧旻宝唱等集 帝释从野干受戒法一 帝释受不报戒修罗攻之继以五缚二 帝释应生驴中从胎而殒还依本身三 悉鞞梨天子先身布施四 日天王问日月往行五 忉利天命将..

镡津文集卷第十二

镡津文集卷第十二藤州镡津东山沙门契嵩撰志记铭题武林山志其山弥杭西北。其道南北旁湖而入。南出西关转赤山逾麦岭燕脂。北出钱唐门。跻秦王缆船石。过秦望蜻蜓二山。垂至驼岘岭趾左趋。入袁公松..

法苑珠林卷第二

法苑珠林卷第二西明寺沙门释道世撰三界篇第二(三界有二初明四洲二明诸天)初明四洲(此有十部) 述意部 会名部 地量部 山量部 界量部 方土部 身量部 寿量部 衣量部 优劣部夫三界定位六道区分。麁妙..

代宗朝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三藏和上表制集

代宗朝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三藏和上表制集卷第四上都长安西明寺沙门释圆照集凡一十九首 答制三首 总二十二首 请于兴善寺当院两道场各置持诵僧制一首 加开府仪同三司及封肃国公制告牒一首 三藏和上..

经律异相卷第三

经律异相卷第三(地部)梁沙门僧旻宝唱等集 阎浮提一 郁单曰二阎浮提一 国封所产一 精舍二 山三 树四 河海五 宝珠六 人饮乳多少及形寿同异七阎浮提内方圆近远及所出有一阎浮提内。有十六大国八万..

镡津文集卷第十三

镡津文集卷第十三藤州镡津东山沙门契嵩撰碑记铭表辞秀州资圣禅院故和尚勤公塔铭(并叙)嘉祐壬寅之仲秋。秀人以故大和尚勤公骨身归塔余杭之安乐山。从始也。其禀法弟子省文儒者闻人安远。迺命契嵩..

法苑珠林卷第三

法苑珠林卷第三西明寺沙门释道世撰三界篇第二(诸天之余)身量部第六依杂心论云。七极微尘成一阿耨池上尘。彼是最细。色天眼能见。及菩萨轮王得见。七阿耨尘为铜上尘。七铜上尘为水上尘。七水上尘..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