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道《海东高僧传》

释阿道。或云本天竺人。或云从吴来。或云自高句丽入魏。后归新罗。未知孰是。风仪特异。神变左奇。恒以行化为任。每当开讲。天雨妙花。始新罗讷祇王时。有黑胡子者。从句高丽至一善郡。宣化有缘..

法空《海东高僧传》

释法空。新罗第二十三法兴王也。名原宗。智证王元子母延帝夫人。王身长七尺。宽厚爱人。乃神乃圣。彰信兆民。三年龙现杨井中。四年始置兵部。七年颁示律令。始制百官朱紫之秩。即位已来。每欲兴..

法云《海东高僧传》

释法云。俗名公夌宗。谥曰真兴。而法兴王弟葛文王之子也。母金氏。生七岁即位。克宽克仁。敬事而信。闻善若惊。除恶务本。七年兴轮寺成。许人出家为僧尼。八年命大阿餐柒夫等广集文士。修撰国史..

觉德《海东高僧传》

释觉德新罗人。聪明广博。凡圣莫测也。新罗既奉行佛教。人争归信。师以达智知世之可化。谓曰迁乔必出谷。学道务求师。若安[?夕]而居。迟[?夕]而行。非释子弃恩之本意。即附舶入梁。为求法之先锋..

智明《海东高僧传》

释智明。新罗人。神解超悟。行止合度。内蕴密行。赞扬他德挽回向己。舍直与人。颙[?夕]卬[?夕]。动有可观。自竺教宣通于海东。权舆之际未曾大集。英俊间生。奋臂而作。或自悟以逞能。或远求而命..

圆光《海东高僧传》

释圆光。俗姓薜氏。或云朴。新罗王京人。年十三落发为僧(续高僧传云入唐剎削)神器恢廓。惠解超伦。校涉玄儒。爱染篇章。逸想高迈。厌居情闹。三十归隐三岐山影不出洞。有一比丘。来止近地。作..

安含《海东高僧传》

释安含。俗姓金。诗赋伊飧之孙也。生而觉悟。性乃冲虚。毅然渊懿之量。莫穷涯畛。尝浪志游方。观风私化。真平二十二年约与高僧惠宿为伴。拟将乘桴泛泥浦津。过涉岛之下。忽值风浪。回泊此滨。明..

阿离耶跋摩《海东高僧传》

释阿离耶跋摩。神智独悟。形貌异伦。始自新罗入于中国。寻师请益。无远不参。瞰憩冥壑。凌临诸天。非惟规范当时。亦欲陶津来世。志切游观。不殚游邈。遂求法于西竺。乃遐登于葱岭。搜奇讨胜。历..

慧业《海东高僧传》

释惠业。器局冲深。气度凝深。巉岩容仪。戌削风骨。直辞边壤。遽入中华。遂于贞观年中往游西域。涉流沙之广漠。登雪岭之嵚岑。每以清晖启曙。即潜伏幽林。皓月沦霄。乃崩波永路。轻生徇法。志切..

慧轮《海东高僧传》

释惠轮。新罗人。梵名般若跋摩(唐云惠甲)自本国出家。翘心圣境。泛舶而凌闽越。涉步而届长安。寒暑备受。艰危罄尽。奉敕随玄照法师西行充侍。飞梯架险。既至西国。遍礼奇踪。寓居庵摩罗波国信..

玄恪《海东高僧传》

释玄恪。新罗人。嶷然孤硬。具大知见。性喜讲说赴感随机。时人指为火中芙蓉也。常叹受生边地。未睹中华。闻风而悦。木道乃届。敻目东圻。遂含西笑。心惭中昼。志要历参。比犹月行。午夜任运而转..

玄游《海东高僧传》

释玄游。句高丽人。协性虚融。禀质温雅。意存二利。志重询求。乘杯溯流。考室幽壑。入唐礼事僧哲禅师。抠衣禀旨。哲思慕圣踪。泛舶西域。适化随缘。巡礼略周。归东印道。游常随附凤。因住于彼。..

玄大梵《海东高僧传》

释玄大梵。新罗人。法名萨婆慎菩。提婆(唐言一切智天)童稚深沉。有大人相。不茹荤。不□□□□□□□□□□也。尝泛舶如唐。学问靡常。阐奥穷微。高宗永徽中。遂往中印度。礼菩提树。如师子游..

玄照《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

沙门玄照法师者。太州仙掌人也。梵名般迦舍末底唐言照慧乃祖乃父冠冕相承。而总髻之秋抽簪出俗。成人之岁思礼圣踪。遂适京师寻听经论。以贞观年中乃于大兴善寺玄证师处。初学梵语。于是仗锡西迈..

道希《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

道希法师者。齐州历城人也。梵名室利提婆唐云吉祥天也乃门传礼义家袭搢绅。幼渐玄门少怀贞操。涉流沙之广荡。观化中天。陟云岭之嵚岑。轻生殉法。行至吐蕃中途危厄。恐戒检难护遂便暂舍。行至西..

师鞭《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

师鞭法师者。齐州人也。善咒禁闲梵语。与玄照师从北天向西印度。到庵摩罗割跛城为国王所敬。居王寺与道希法师相见。申乡国之好。同居一夏遇疾而终。年三十五矣。..

阿离耶跋摩《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

阿难耶跋摩者。新罗人也。以贞观年中出长安之广胁王城小名追求正教亲礼圣踪。住那烂陀寺。多闲律论抄写众经。痛矣归心所期不契。出鸡贵之东境。没龙泉之西裔。即于此寺无常。年七十余矣鸡贵者。..

慧业《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

慧业法师者。新罗人也。在贞观年中往游西域。住菩提寺观礼圣踪。于那烂陀久而听读。净因检唐本。忽见梁论。下记云。在佛齿木树下新罗僧慧业写记。访问寺僧。云终于此。年将六十余矣。所写梵本并..

玄太《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

玄太法师者。新罗人也。梵名萨婆慎若提婆唐云一切智天永徽年内取吐蕃道。经泥波罗到中印度。礼菩提树详检经论。旋踵东土行至土谷浑。逢道希师覆相引致。还向大觉寺后归唐国。莫知所终矣。..

玄恪《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

玄恪法师者。新罗人也。与玄照法师贞观年中相随而至大觉。既伸礼敬遇疾而亡。年过不惑之期耳复有新罗僧二人。莫知其讳发自长安远之南海。泛舶至室利佛逝国西婆鲁师国。遇疾俱亡。..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