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感缘起

【业感缘起】四种缘起之一。谓世间一切现象与有情的生死流转,皆由众生之业因所生起。小乘诸宗派皆持此说,尤以说一切有部为然。此指有情众生的果报,有正报与依报之别,正报有美丑、智愚等差别..

业杂染

【业杂染】三杂染之一,指从烦恼生,或助烦恼造作身、语、意三者之业。参阅‘三杂染’条。

业类差别

【业类差别】业力的分类,在佛经中至为复杂,名目繁多,不胜枚举。兹以名数分类,举其重要者四种:一、二业类:有善业与恶业,引业与满业,故思业与不故思业,黑业与白业,作业与不作业,增长业..

【意】思量事物曰意。《成唯识论》卷五曰:‘薄伽梵,处处经中说心、意、识。三种别义,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别名识。是三别义。’《俱舍论》卷四曰:‘集起故名心,思量故名意,了别故名识。..

意生身

【意生身】又作意成身、意成色身。非父母所生的身体,乃初地以上之菩萨为济度众生,依‘意’所化生之身。此外,中有之身、劫初之人、色界、无色界、变化身、界外之变易身等,均属意生身。见《成..

意地

【意地】又作意识、意根。凡个体之内心能生起一切思想者,称为意地。可略分下列二说:一、指第六识(意识),可全面支配个体之存在,亦为吾人产生认识作用、成就万事之根源。二、指意识之省察阶..

意志

【意志】此有广义狭义的解释。自广义来说,意志为自然冲动的欲望;自狭义来说,则为意识间多种动机、目标、方法的一种选择,而欲获实现者。在佛教中说,凡意志之活动,称为思业;已发为行动者,..

意根

【意根】六根之一,二十二根之一。‘根’为能生之义。六根中之前五根所对之境为四大(地、水、火、风)所形成之色法;意根所对之境则为心法,对法境即产生意识。根者能生之义,故眼根对色境而生..

意业

【意业】三业之一。意即依心王之业;业为造作之义,广义而言,包含一切或善或恶或无记等之行为动作。《俱舍论》卷十三:‘思谓意业。’,以思为造作之义,令心王造作善、恶、无记等,故意业即与..

意识

【意识】唯识宗所立‘八识心王’的第六心王,此为我人理活动的综合中心。在西洋哲学中视之为‘能把握客观对象的心机能’。广义言之,即吾人所有诸种经验,从原始之感觉至高度之思考均包括在内。..

意识分析

【意识分析】八识心王中的第六意识,除了‘五俱意识’与前五识同缘色、声、香、味、触五境外,还有‘独头意识’缘虑法境,缘的是心法。这二者的相异之处,是:一、意识缘虑法境,它能了解分别一..

意识所缘

【意识所缘】意识缘法境。《瑜伽师地论》卷十云:‘彼所缘者:谓一切法。如其所应。若不共者所缘;即受想行蕴、无为、无见无对色,六内处及一切种子。’..

爱支

【爱支】十二因缘的第八支。儿童发育成人,生理成熟,‘贪妙资具淫欲现行’——就是有了性欲的需要,但对其他方面犹未广为追求。继而进入社会,接触人事,取与有二支相继生起,对于五欲尘境生起..

爱水

【爱水】自爱欲之情流出的水液。如精液者。《楞严经》卷八曰:‘因诸爱染,发起妄情。情积不休,能生爱水。……心著行淫。男女二根,自然流液。’..

爱行

【爱行】二行之一,即爱欲之情多的人;若推理多的人,则叫做见行。行是心行,也就是心理活动。

爱别离苦

【爱别离苦】谓别离爱境,或与所爱者别离时所感受之苦。为八苦之又称恩爱别苦。《大乘义章》卷三载:‘何者是其爱别离苦?所别有二,一内二外。内者自身,外者所谓亲戚眷属及余资生。参阅‘八苦..

爱河

【爱河】爱欲溺人,譬之为河。又贪爱之心,执著于物而不离,如水浸染于物,故以河水譬之。《楞严经》四曰:‘爱河枯干,令汝解脱。’..

爱毒

【爱毒】恩爱害道如毒药。为恩爱所系缚,而妨害佛道修行。《大智度论》十五曰:‘为邪见箭爱毒涂。’

爱渴

【爱渴】又曰渴爱。言爱欲之心,其贪如渴者之求水。《圆觉经》曰:‘众生欲脱生死免诸轮回,先断贪欲,及除爱渴。’

爱缚

【爱缚】恩爱之系缚。《良贲疏》曰:‘爱与无明,自缠缚故。’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