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因

【引因】引因是‘生因’的对称。生因为近果与正果之因;引远果与残果之因的,称为引因。就内种而言,以现在种子生现在之身,称为生因;引其他枯丧尸骸等,称为引因。就外种而言,生芽、茎等为生..

引自果

【引自果】种子六义的第一义。种子不是一因生众果,而是各各引生自果。即是色法种子仍生色法之果,心法种子仍生心法之果,此一法则不能混乱。这是简别于外道的一因可生众果,及小乘有部主张色心..

引果

【引果】是‘满果’的对称。众生的果报有总报别报之分,果报之主要部分称为引果;果报的局部部分称为满果。例如第八识为引果,五根、五境的好丑美恶为满果。第八识为总报之果体,于现于人界五根..

引发因

【引发因】唯识宗所立十因之一。善、染、无记种子引发同类现行,现行引发种子,种子引发种子,乃至于引发无漏,都属于引发因。参阅‘十因’条。..

引业

【引业】牵引五趣四生等果之业。又称牵引业、总报业。为‘满业’的对称。《成唯识论述记》卷二中,总报业感总报之果,同时扶其余劣弱之业,使其亦能感别报,称为引业;第六识的别报业圆满庄严第..

引满二业

【引满二业】引生差别果报的业有二种,称为引业满业。引业又称总报业,满业又称别报业。有情的身、语、意三业,能招引满二种业果,牵引八识受生死轮回之苦。引业、可说是起始的业,就是引导牵引..

【方】为五位百法中的二十四不相应行法之一。方是空间分位,如东南西北,前后左右等。《百法直解》曰:‘方者,依于形质前后左右假立,故有东西南北四维上下差别。’在《百法纂释》中谓:‘言方..

方所

【方所】方位与处所。即占有空间一部分之场所。《俱舍论》卷八载:‘以无色法,无有方所;过去、未来无表无色,不住方所,理决然故。’..

方便具足住

【方便具足住】修唯识行历经四十一阶位,此为初十住位的第五位,又作修成住。谓习无量之善根,自利利他,方便具足,相貌无缺。参阅‘十住’条。..

方便善巧波罗蜜多

【方便善巧波罗蜜多】为十波罗蜜多之一。修唯识行,入修道位,修十种胜行,十胜行即是十波罗蜜多,其中第七即是方便善巧波罗蜜多。此有二种:一、回向方便善巧,就是菩萨行六度时,将所集的善根..

方便智

【方便智】又云权智,对实智之称,达于方便法之智也。又行方便之智也。《大乘义章》卷十九曰:‘知一乘真实之法,名为实智。了知三乘权化之法,名方便智。’..

中有

【中有】为有情转生四有之一,指死有与生有中间所受之身。此又作中阴身,据《俱舍论》卷九载,其体由极微细的物质构成,身形与其所趣本有之形状相似,欲界中有的形量,如五、六岁小儿,然诸根明..

中劫

【中劫】为古印度计时的单位。谓人寿之一增一减为一小劫。合二十小劫,共计三万三千六百万年,称为一中劫。合八十中劫为一大劫。参阅‘大劫’条。..

中道

【中道】即离开二边的极端、邪执,为一种不偏于任何一方的中正之道,或观点、方法。释迦牟尼世尊住世时代,最初说的中道,指的是远离苦行与欲乐两种极端的修行的方法。《过去现在因果经》谓:‘..

中随烦恼

【中随烦恼】又称中随惑。指无惭、无愧二种随烦恼心所。唯识家所立二十种随烦恼中,无惭、无愧二者,乃遍一切不善心而俱起,其行相之宽狭在大随与小随之间,故称为中随烦恼。此二者,惭是无羞耻..

水大

【水大】为地、水、火、风四大种之,即是能造一切色法的四种基本元素之一,以流湿为性。《大乘广五蕴论》载:‘云何水界?谓流湿性。’水大是基本的能造色之一。..

水月

【水月】水中之月,以譬诸法之无实体。为大乘十喻之一。《大智度论》卷六曰:‘解了诸法,如幻,如焰,如水中月,(中略)如镜中像,如化。’..

水波

【水波】波之湿性,谓之水。水之波动谓之波。此二者,二而不二,不二而二也,以譬物之不一不异。

水界

【水界】四大中水大的别名。水大以湿润为性,通一切物质湿润部分,故称水界。具能摄引物质之用。

火大

【火大】为地、水、火、风四大种之一,即是能造一切色法的四种元素之一,以温燥为性。《大乘广五蕴论》载:‘云何火界?谓温燥性。’火大为基本的能造色之一。..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