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元净《佛祖统纪》

法师元净。字无象。徐氏。杭州於潜人。客有过其舍者曰。嘉气上腾当生奇男。既生左肩肉起如袈裟绦。八十一日乃没。伯祖异之曰。宿世沙门必使事佛。八十一者。殆其算欤。及师之终果符其数。十岁出..

法师载升《佛祖统纪》

法师载升。会稽人。号神智。久参明智。时辈推其善说。先是钱武肃王帅杭日。尝患目眚。夜梦素衣仙人言。自永嘉来。明旦永嘉僧。投牒愿以观音像献。言得之海潮。诸山迎之不能举。即而示梦欲归越城..

法师从雅《佛祖统纪》

法师从雅。钱唐人。赐号法宝。始从海月学通止观。乃自谓曰。言清行浊贤圣所诃。遂入南山天王院诵法华至五藏(言藏者。且以五千四十八为数)金刚般若四藏。弥陀经十藏。礼舍利塔十遍(言遍者。以八..

法师智深《佛祖统纪》

法师智深。赐号慈行。嘉禾沈氏。初依海月学教观。既成归受业崇福西寺开长堂云水供。建光明期忏会。二十年如一日。专念净土劝人称佛号。从化者不知数。政和乙未六月坐亡。留龛七日色不变。荼毗之..

法师德贤《佛祖统纪》

法师德贤。临安人。赐号圆应。为儿时相者曰。他日当有官厄。唯出家可免。父信之。令往依叔父海月。月斥之曰。我翁孙相继家业始成。汝欲来此作主人耶。师遂去。暨落 复往天竺参净慧。大明教观之..

法师仲元《佛祖统纪》

法师仲元。号神智。妙年纳戒。即学教于天竺净慧。及继主祖父道场。道风大振。六年将退间草堂。请首座永堪以自继。且谓之曰。首座寮中什物并留后人。方丈所用亦自足。师止携三衣一钵香合拂子尼师..

法师永堪《佛祖统纪》

法师永堪。赐号慈觉。高介特立。平时不履尼寺。从净慧学克肖其道。后继神智。居天竺二十一年。四海学者推为宗主。尝训于众曰。明道而不克行。是犹见饭而不肯食。终为饥人也。别日又谓众曰。汝辈..

法师慧日《佛祖统纪》

法师慧日。赐号寂照。学净慧得其旨。淹贯三藏乐习禅定。虚怀待人不别愚智。有辱之者未尝有色。人皆称之。为得大忍佛。继慈觉居天竺十余年。讲道精进有光父兄之业 。..

法师思尚《佛祖统纪》

法师思尚。早从净慧妙尽其道。政和元年诏居上竺。赐号圆悟。讲说简明学者所仰。尝曰。吾宗义学也。不旁通儒典。而事讲业者。吾恐未尽其义。苟义有未尽。其意何所在。得意亡言。自是学成之人。若..

法师若愚《佛祖统纪》

法师若愚。海盐人。马氏。赐号法鉴。学教于辩才。号称夙成。郡以南屏兴教延之不就。奉辩才杖屦。间居龙井者六年。后于湖之仙潭。营长堂接待。建大阁造西方像。结道族念佛。尝数百人。三十年中预..

法师子琳《佛祖统纪》

法师子琳。赐号慈受。幼学于慈觉深悟圆旨。复谒佛智裕禅师重研心要。时天竺以慈福太后请为功德。师被旨住山。二十八年。讲演之际唯提大义。禅侣闻风而来者。咸服其辩。大慧杲禅师。过之相与剧谈..

法师如杲《佛祖统纪》

法师如杲。钱唐人。学于法宝。唐复礼法师问学者偈云。真法性本净。妄念何由起。从真有妄生。此妄何所止。无初则无末。有终应有始。无始而无终。长怀懵兹理。愿为开玄妙。析之出生死。师谓。此问..

法师悟持《佛祖统纪》

法师悟持。慈溪人。受业于兴国。诵法华试中得度。传受基法师之道悉达深旨。每俾代讲绰有父风。邑西永安林泉尤胜。众请为起废。历十八年。殿宇像设无不毕备。宝元初。仁宗闻于朝赐名福源。安众讲..

法师尚贤《佛祖统纪》

法师尚贤。四明人。赐号广智。依法智学教观。闻讲净名顿悟性相之旨。历事既久遂居高第。天圣六年(仁宗)继法智主延庆。道化盛行。雪窦显禅师闻其名。出山来访。标榜煎茶以申贺礼。人传以为盛事。..

法师本如《佛祖统纪》

法师本如。四明句章人。受业本郡国宁。初依法智。于千众中有少俊声。史典词翰有法则。为世所爱。尝请益经正义。法智曰。为我作知事三年却向汝道。暨事毕复以为请。法智厉声一喝。复呼云本如。师..

法师梵臻《佛祖统纪》

法师梵臻(初名有臻真宗特改)钱唐人。具戒之后。即问道四明。见法智最为晚暮。闻讲妙玄文句大有启发。及还乡邑。以不亲授止观为之恨。乃焚香礼像。阅读二十过。以表师承。皇祐三年初居上竺。明年..

法师则全《佛祖统纪》

法师则全。字叔平。四明施氏。依报国出家。即造法智学教观。时南湖竞推十大弟子。师为之冠焉。旁通书史尤善著述。性直气刚敢言人失。人以是畏之。住三学三十年。郡守郎简尤加敬。尝谓人曰。叔平..

法师崇矩《佛祖统纪》

法师崇矩。三衢人。来学法智。妙达教观之道居第一座。法智坐听其讲曰。吾道有寄矣。初赴黄岩东禅讲。法智寄书勉之曰。立身行道世之大务。谦为德柄汝当坚执。此外更宜博究五经雅言。俾于笔削之间..

法师慧才《佛祖统纪》

法师慧才。永嘉乐清王氏。师白鹤山怡芳。祥符覃恩得度(真宗封泰山。诏寺观各度一人)年十三。进受具戒。往学于四明。性识昏钝。常持大悲咒。愿学通祖道。忽于梦中。见梵僧长数丈。脱袈裟与披之呼..

法师含莹《佛祖统纪》

法师含莹。受业四明之广严。禀法智教观。深有造诣。时人推为教主。尝以银书法华经。遇佛菩萨名。则用金字。世称为法门至宝。建炎金寇院宇焚荡。于瓦砾中寻获此经不损一字。淳熙间。住山莲止庵。..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