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相成身观

五相成身观者,通达菩提心,修菩提心,成金刚心,证金刚身,佛身圆满也。一、通达菩提心 观察而通达身中本有性德之菩提心是也,本来净也。二、修菩提心 在缠之本有菩提心,以修而显也,离垢净也..

五字严身观

以阿缚罗贺佉五字庄严行者之身,而修显本有之法身,此之观门,名曰五字严身。一、观阿字 色黄金,形四方正等,以此字布诸两足,结五钴印,诵阿字真言加持之,为金刚座本有之菩提心也,当通达心..

秘密三昧耶戒

秘密三昧耶戒,略曰三昧耶戒,又曰佛戒、一道戒、三世无障碍戒。密教戒律之名也。三昧耶为平等之义,以身语意之三业,平等不二,为戒之本义,故曰三昧耶戒。异于显教之诸戒,故曰秘密。..

十波罗夷即十重戒

无畏三藏禅要曰(但依大日经,略有不同):一、菩提心不可退。二、不可舍三宝而归依外道。三、不可毁谤三宝及三乘之教典。四、于甚深之大乘经典,有不通解处,不可生疑惑。五、若有众生已发菩提..

灌顶

灌顶分金刚界为五部,胎藏为三部。五部者事业灌顶、秘印灌顶、心授灌顶、光明灌顶、甘露灌顶也。三部者,事业灌顶、秘印灌顶、心授灌顶也。一、事业灌顶 即具支灌顶、传法灌顶,即阿阇黎为弟子..

四种檀法五种檀法

息灾、增益、降伏、敬爱,云四种法,加钩召,云五种法。一、息灾 梵云扇底迦,为自身及他人之病难等消除种种之恶事之修法也。大之天地变异,小至一身病难大难等,皆能使其止息,盖灾害由于业感..

三劫

劫者梵语,具云劫跛,密教与显教立说不同,显教三劫,即三阿僧祇劫,即三乘教菩萨所经历之因位修行之时间也。是就时分言,真言密教,于人法二执之上,分为粗、细、极细之三重,是就妄执言。 以..

十地

十地者,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有本有无垢之十地、修生显得之十地。一、本有无垢之十地 即一切众生,本有净菩提心,所具足之无量..

十六菩萨

大日经宗,于地前建三劫,地上立十地,以示阶级。金刚顶宗,直修直证,不立位次,但于地上立十六大菩萨,以为行位。东方发心门四:萨、王、爱、喜,南方修行门四:宝、光、幢、笑,西方菩提门四..

五智

五智者,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法界体性智。一、大圆镜智 第八阿赖耶识,在于因位,含藏染净之种子,以生一切法之现行,至于果位,转而成照一切法而现其影像,之智故喻曰大..

法界定

两部之大日,同以六大法界,为自证三昧,故名法界定,金刚界之大日印,金刚顶谓之智拳印,通言则曰法界定印。

四身(二)

四身者,自性身、受用身、变化身、等流身也。一、自性身 十法界万有诸法自然体性之身,云自性身,即理法身也。二、受用身 有自受用,他受用之二: 一、自受用身 自受用身,虽不离大悲,而本大智..

法界宫

胎藏大日如来之宫殿也。依处在摩醯首罗天,是古佛成菩提之处,具云广大金刚法界宫。金刚喻实相智,法界为智性(即理体),即理智妙合之处也。妙住之境,心王所都,故曰宫。此宫是古佛成菩提处,..

法界宫

胎藏大日如来之宫殿也。依处在摩醯首罗天,是古佛成菩提之处,具云广大金刚法界宫。金刚喻实相智,法界为智性(即理体),即理智妙合之处也。妙住之境,心王所都,故曰宫。此宫是古佛成菩提处,..

三轮

佛之身口意三业,谓之三轮。佛以三业,碾推众生之惑业,故云三轮,非下地之所测,故云三密。一、神通轮 又云神变轮,由佛之身业,现种种之神变,使众生起正信者。二、记心轮 以佛之意业,分别他..

二种轮

理趣释曰:毗卢遮那佛转法轮,轮有四种:所谓金刚轮、宝轮、法轮、羯磨轮。其四轮皆摄在二轮中,所谓正法轮、教令轮。教令轮者,大日如来之教令坚固,破摧诸怨敌,如转轮王之轮宝,故谓之教令轮..

三种轮身

凡一一之佛有三种之轮身。本地之佛体,为自性轮身。现菩萨之身,为正法轮身。现明王忿怒之相,为教令轮身。例如大日如来为自性轮身,般若菩萨为正法轮身,不动明王为教令轮身,又金刚萨埵为正法..

信分(三)

信善恶因果业报。一、信善恶 信善恶二途,善应为恶不应为。二、信因果 信因果之理,真实不虚。三、信业报 信业报之事,不能或违。四、信苦乐 信善恶之业为因,乐苦之报为果,乐由善因,苦为恶果..

解分(三)

业必有报,报必由业,业者因而报者果。因善果善,因恶果恶,善是乐而恶是苦。是故业善则获报乐,业恶则获报苦也。兹择录经文,述之于次。..

善恶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本业缨络经云:顺理起心者谓之善,违理起心者谓之恶。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