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果

1、指声闻乘的四种果位,即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初果须陀洹,华译为入流,意即初入圣人之流;二果斯陀含,华译为一来,意即修到此果位者,死后升到天上去做一世天人,再生..

四洲

东胜身洲、南赡部洲、西牛货洲、北俱卢洲。东胜身洲其状如半月形,其人身形胜故,名胜身洲;南赡部洲其状上大下小,略如吾人之面,亦称南阎浮提,阎浮即赡部树,此洲有此树故名,吾人的世界,即..

四相

1、生相、住相、异相、灭相。生相即由无而有;住相即成长之形;异相即衰老变坏;灭相即最终灭亡。此生住异灭四相,迁流不息,此灭彼生,此生彼灭。2、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见我人四相条..

四觉

本觉、相似觉、随分觉、究竟觉。本觉是众生本来具足的觉悟;相似觉是始觉之初,发类似真觉的觉悟,在别教是三贤位,在圆教是十信位;随分觉是随断一分无明而随得一分的觉悟,在别教是十地,在圆..

四科

戒律有四科,即:戒法、戒体、戒行、戒相。戒法者,即如来所制定的戒条,如不杀、不盗、不淫之类是。戒体者,谓受此戒律时,所产生的防非止恶的功能是。(此戒体虽属色法,而外表无相,故又名无..

四问

佛将入灭,阿难代表众人向佛请教四个问题,其问题是:佛涅槃后,大家依谁为师?依什么安住?恶性比丘应如何调伏?经典的结集如何才能叫人起信?佛答:我涅槃后,汝等应依戒律为师,应依四念处安..

四恩

父母恩(家庭)、众生恩(社会)、国土恩(国家)、三宝恩(宗教)。

四难

值佛难、说法难、闻法难、信受难。

四堕

即杀、盗、淫、妄四波罗夷罪。

四教

1、指化法四教,即三藏教、通教、别教、圆教。以上藏通别圆四教,是教化众生的法门,故名为化法。2、指化仪四教,即顿教、渐教、秘密教、不定教。以上四教,是教化众生的仪式,故名为化仪。..

四曼

密宗所说之四种曼荼罗。一、大曼荼罗,乃指佛菩萨之庄严色身而言,如雕刻塑绘之像皆是,若广义言之,则十界有情之身乃至万法色相,都是大曼荼罗。二、三昧耶曼荼罗,乃指佛菩萨所持之标帜而言,..

四智

1、法相宗所立四种如来的智慧,即: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境智。成所作智是转有漏的前五识所成,为佛成功所作一切普利众生的智慧:妙观察智是转有漏的第六识所成,为佛观察诸法及..

四等

四平等心,亦即慈、悲、喜、舍之四无量心。

四缘

缘是指一切物事之间生起一种互相交涉的关系,这种关系共有四种,叫做四缘。一、因缘,因缘的因是指主要的原因,缘指次要的助缘,例如草木,种子即其因,水土日光等资养即其缘。二、所缘缘,所缘..

四道

四条通向涅槃的道路,即一、加行道,谓先于三贤四善根位加力而行三学之位。二、无间道,谓加行功德成就而发正智,为正断烦恼之位,因不为惑所间隔,故名无间道。三。解脱道,无间道后而生一念之..

四微

指色、香、味、触四种极微分子。此四微是色法(物质)的元素,依此四微而成地、水、火、风四大。

四障

惑障、业障、报障、见障。惑障就是贪嗔痴慢疑等之思惑;业障就是身口意三业所构成之恶业;报障就是三恶趣所受之苦报;见障就是各种颠倒执著与邪见。..

四漏

欲漏、有漏、无明漏、见漏。漏是烦恼的别名。

四魔

烦恼魔、五阴魔、死魔、天魔。烦恼魔指贪嗔痴等习气能恼害身心;五阴魔指色受想行识等五蕴能生一切之苦;死魔指死亡能断人之生存命根;天魔指能坏人善事的天魔外道,如欲界自在天之魔王是。..

四大

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地以坚硬为性,水以潮湿为性,火以温暖为性,风以流动为性。世间的一切有形物质,都有坚、湿、暖、动之四性,故称为大。诸如:人体的毛发爪牙,皮骨筋肉等是坚硬性的地..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