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种病

身病和心病。身病是人们身体上所发生的种种疾病;心病是人们心理上所发生的种种病态。

二种三宝

自性三宝和别相三宝。佛法僧三宝在自己的心性上显现出来,叫做自性三宝;佛法僧三宝有各别的形相,如佛有法报应三身的分别,叫做别相三宝。自性三宝是体,别相三宝是用。..

二种心相

心内相和心外相。心内相是指心的本性,清净平等;心外相是指心随诸缘,而生种种的对境。

二种比丘

多闻比丘和寡浅比丘。多闻比丘是指闻诵经典虽多但是很少修行的比丘;寡浅比丘是指读诵经典虽少但是很注重修行的比丘。

二种世间

有情世间和器世间。有情世间就是众生;器世间就是国土。

二种出家

身出家和心出家。身出家者,如小乘的比丘和大乘的菩萨僧是;心出家者,如大乘的菩萨居士是。

二种布施

1、财施和法施。财施是以财物作布施;法施是说法度众生。2、净施和不净施。净施是以清净心作布施,如施恩不望报是;不净施是以妄心作布施,如求名誉福报是。..

二种生死

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分段生死是凡夫们于三界内肉体上的生死;变易生死是菩萨们于三界外精神上心念生灭的生死。见二死条。

二种因果

从四圣谛中分出二种的因果,即世间因果和出世间因果。世间因果是以苦谛为果,集谛为因;出世间因果是以灭谛为果,道谛为因。

二种自在

观境自在和作用自在。观境自在是菩萨以正智照了真如之境,一切法圆通无碍;作用自在是菩萨既以正智照了真如之境,则能从体起用,现身说法,化诸众生,圆通无碍。..

二种佛土

1、真土和应土。真土是真佛的住处;应土是应佛的住处。2、一真佛土和方便化身土。一真佛土即真土;方便化身土即应土。

二种佛境

证境和化境。证境是诸佛所证的境界,也就是真如法性的理体;化境是诸佛所化的境界,如十方无量的国土是。

二种声闻

愚法声闻和不愚法声闻。

二种供养

财供养和法供养。财供养是以香花饮食等财物作供养;法供养是演说修行佛法以利众生。

二种罗汉

1、时解脱罗汉和不时解脱罗汉。时解脱罗汉是钝根的罗汉,须待衣食住处师友等好缘具足,才能证罗汉;不时解脱罗汉是利根的罗汉,不须待衣食等事缘具足,自解法的道理,随时都能证罗汉。2、慧解脱..

二种涅槃

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如阿罗汉惑业已尽,生死已了,但其身体还在,名有余涅槃,或有余依涅槃,言其生死之因虽尽,但犹余有漏的依身;待到其依身亦亡了,才名无余涅槃,或无余依涅槃。..

二种般若

共般若和不共般若。共般若是三乘行人所共得的我空智;不共般若是大乘行人所独得的法空智。

二种资粮

福德资粮和智德资粮。福德资粮是布施持戒等之善根功德,亦即六度中之前五度;智德资粮是由修习正观所得的妙智,亦即六度中之最后一度。..

二种寂静

身寂静和心寂静。身寂静是舍家弃欲和离开喧闹的都市到一个寂静的地方去闲居,身方面的恶行,一切不作;心寂静是杜绝贪嗔痴等诸烦恼,修行禅定以使心不散乱,意方面的恶行,一切不作。..

二种清净

自性清净和离垢清净。自性清净是说众生本具的真如心体,其性本来无垢清净;离垢清净是说众生自性清净的心体,离诸烦恼垢染而得清净。..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