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回向

三种的回向心。观无量寿经说: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

三种成佛

理具成佛、加持成佛、显得成佛。诸佛理智,于凡夫身中,圆满具足,与大日如来相同,是名理具成佛;众生既具本觉的功德,再修习三密加持之行,使父母所生之身,与佛无异,是名加持成佛;依三密之..

三种圆融

事理圆融、事事圆融、理理圆融。事理圆融者,事如波,理如水,即如波与水之相即;事事圆融者,即如波与波之相即;理理圆融者,即如水与水之相即。..

三种悔法

一、作法忏,即我们做错了事,须向大众忏悔,看犯了什么罪,便用什么方法去忏;二、取相忏,即自认业障很重,便向佛菩萨忏悔,请求证明,以感瑞相为期,如见佛来摩顶,或佛菩萨现于其前是;三、..

三种忍行

于身口意三处行持忍辱。

三种供养

利供养、敬供养、行供养。利供养是以香花饮食等财物作供养;敬供养是以赞叹恭敬作供养;行供养是以修行妙法作供养。

三种念佛

称名念佛、观想念佛、实相念佛。称名念佛是持念阿弥陀佛的名号;观想念佛有二种,一种是观想佛的塑画像,名观像念,一种是观想佛的三十二相及功德,名观想念;实相念佛是谛观诸法实相,此实相即..

三种律仪

别解脱律仪、静虑律仪、无漏律仪。别解脱律仪之别解脱,是戒法的别名,戒所以各别解除身口意之恶,如受五戒八戒等戒法,能生身内的善无表色,合于律仪,故名别解脱律仪;静虑律仪,静虑是禅定的..

三种思惑

俱生思惑、依见思惑、界系思惑。俱生思惑是与生俱来的思惑;依见思惑是依著见惑而生的思惑;界系思惑是三界九地所系的思惑。

三种清净

心清净、身清净、相清净。心清净是不生染心、嗔心、憍慢心、悭贪心、邪见心等;身清净是由于心清净之故,所以不再受后生,常得化生;相清净是由于心身都已清净,所以能得具足的相好庄严其身。..

三种菩提

1、方便菩提、实智菩提、真性菩提。这三种菩提,实在就是一切众生本有的三种佛性,方便菩提就是缘因佛性,实智菩提就是了因佛性,真性菩提就是正因佛性。依文字般若,能证得方便菩提,依观照般..

三种阐提

阐底迦、阿阐提迦、阿颠底迦。阐底迦又名断善根阐提,即起大邪见断一切善根的人;阿阐提迦又名大悲阐提,即具足大悲心的菩萨,因发愿众生度尽方成佛道,而众生无尽,故成佛亦遥遥无期;阿颠底迦..

三种慈悲

众生缘慈悲、法缘慈悲、无缘慈悲。众生缘慈悲是对一切众生都视之如父母兄弟姐妹,常起与乐拔苦的心,这是凡夫或未断烦恼的有学人所起的慈悲;法缘慈悲是破除我之相,对众生随力随意拔苦与乐,这..

三种精进

一、披甲精进、即要像将军披甲上阵一样,勇往直前,不畏一切;二、摄善精进,即努力修习一切善法,与道契而不舍,须臾不离;三、利乐精进,即不但要自我净化,而且要发大慈悲心,普度一切众生。..

三乘

1、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声闻乘又名小乘,其行人速则三生,迟则六十劫间,修空法,终于闻如来声教,悟四谛之理,断见思惑,可证阿罗汉果;缘觉乘又名中乘,其行人速则四生,迟则百劫间,破..

三部

1、胎藏界的曼荼罗分佛部、莲华部和金刚部等三部。2、指胎藏界、金刚界和苏悉地法等三部。

三部经

三部经典,有弥陀三部、大日三部、法华三部、弥勒三部等等。

三部秘经

三部密教的经典,即大日经、金刚顶经、三苏悉地经。

三密

身密、语密、意密。就佛界言,大日如来,为遍法界之身,故法界体相,为其身密,一切音声,为其语密,周遍之识大,为其意密。就众生言,手结印契为身密,口诵真言为语密,心观本尊之法相为意密。..

三密加持

佛的三密加持于众生的三业的意思。吾人手结印,身眼臂足等姿势辅之,即与羯摩曼荼罗符号相应,成如来的身密;口念真言陀罗尼,即与法曼荼罗符号相应,而成如来的口密;心观本尊法相,即与三昧耶..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