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觉

1、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自觉是使自己觉悟,但要断尽三界内的见思惑和三界外的尘沙无明惑,才能算是达到自觉的地位;觉他是将自己所觉悟的真理传播给别人,使他人也觉悟;觉行圆满是所觉悟的..

三语

如来所说的三种语,即随自意语、随他意语、随自他意语。随自意语是佛随自己的意思而说自己亲证的实相法;随他意语是佛随顺众生的根机而说的种种的方便法;随自他意语是佛在为众生说法时,一方面..

三根

1、指贪嗔痴,因它们能够生长众生的恶业。2、众生善根的强弱有三种,即上根、中根、下根。3、三无漏根的简称。

三途

血途、刀途、火途。血途是畜生道,因畜生常在被杀,或互相吞食之处;刀途是饿鬼道,因饿鬼常在饥饿,或刀剑杖逼迫之处;火途是地狱道,因地狱常在寒冰,或猛火烧煎之处。此三途就是三恶道的别名..

三病

1、贪病、嗔病、痴病。贪病是贪心的毛病,修不净观可治;嗔病是嗔恚的毛病,修慈悲观可治;痴病是愚痴的毛病,修因缘观可治。2、谤大乘、五逆罪、一阐提,这是属于难治的三病。..

三教

1、佛教,道教、儒教。2、指南山三教,即性空教、相空教、唯识圆教。说诸法性空无我的道理,名性空教,此摄一切小乘教;说诸法本相乃空,惟众生妄见为有的,名相空教,此摄一切大乘浅教;说诸法..

三断

见所断、修所断、非所断。见所断是初果罗汉断八十八使见惑;修所断是二果三果罗汉修断三界十随眠惑,名修道所断之惑;非所断是四果罗汉三界见思断尽,乃无漏果,更无不断之惑,名非所断。..

三尊

1、指佛法僧三宝。2、西方三尊是阿弥陀佛、观音、势至;药师三尊是药师佛、日光、月光;释迦三尊是释迦佛、文殊、普贤。

三惑

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见思惑是凡夫的惑,见思惑中的见惑是知见上的迷惑错误,如身见边见等五不正见是,思惑是思想上的迷惑错误,如贪嗔痴慢疑等五烦恼是,声闻缘觉行人若断了此二惑,即能证..

三际

1、指过去、现在、未来三时。2、指内、外、中间三处。

三智

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一切智是声闻缘觉知一切法总相的智,总相就是空相;道种智是菩萨了知各种修行法门的智;一切种智是佛通达诸法总相别相,化道断惑的智。易言之,一切智是观空之智,道..

三禅

色界的第三禅天,因此天的天人禅定深妙,人人身心快乐。又因此天的快乐乃是三界九地中所最凸出者,故此天又名为定生喜乐地。悲华经说:身心快乐,无有疲极,譬如比丘入第三禅。..

三缘

净土宗说念佛能产生三种的缘,即亲缘、近缘、增上缘。亲缘是众生的口常念佛名,佛立刻听到,身常礼敬佛,佛立刻看到,心常念佛,佛立刻知道,此情形显示念佛人的三业已经跟佛的三业相应不离了;..

三道

又名轮回三道,或三轮,即烦恼道、业道、苦道。烦恼道又名惑道,即无明贪欲嗔恚等之烦恼妄惑;业道是依著烦恼而产生的种种善恶行为;苦道是因善恶行为而召感未来的生死苦果。道是能通的意思,上..

三量

1、现量、比量、圣教量。现量是用不著意识思索就能够直觉其存在,也就是直接之知,如人的手碰到火,立刻就知其存在是;比量是比度而知,也就是推理之知,如见远处有烟就知彼处必有火,听到隔壁..

三想

欲想、嗔想、害想。欲想是生起贪欲的思想;嗔想是生起嗔恚的思想;害想是生起害人的思想。

三照

(喻)佛法好像日光,日出先照高山,次照幽谷,再照平地。高山喻佛成道后,最初说华严经,教化顿大的菩萨;幽谷喻佛在鹿苑说小乘经教,教化声闻缘觉;平地喻佛最后说方等经乃至涅槃经,教化一般..

三福

三种的福业,即世福、戒福、行福。世福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戒福是受持三皈五戒乃至具足戒;行福是发菩提心,修行佛道。

三缚

三种的缠缚,即贪、嗔、痴等烦恼。

三障

烦恼障、业障、报障。烦恼障者,如贪欲嗔恚愚痴等之惑是;业障者,如五逆十恶等之业是;报障者,如地狱饿鬼畜生等之苦报是。众生因有此三障,所以不能开悟成佛。..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