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体

授受戒法之后,受者体中,得到一种防非止恶的功能,谓之戒体,此戒体虽属色法,但外表无相,故又名无表色。

戒经

说戒律的经典,如梵网经、优婆塞戒经等是。

戒相

戒的相状差别,如比丘的戒相是二百五十戒,比丘尼的戒相是三百四十八戒是。

戒珠

(喻)戒律洁白,可以庄严人身,就好像晶莹可爱的宝珠。

戒善

持戒的善根,如前生受持五戒者,今生得生人间,前生受持十善者,今生得生天上,此皆持戒的功德所致。

戒定慧

又名三学,或三无漏学。戒是戒止恶行,定是定心一处,慧是破妄证真。戒能伏贪爱心;定能伏嗔恚心;慧能伏邪痴心。持此戒定慧三法,能对治三毒,成就佛果,所以佛经上称之为三无漏学。..

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

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以上五者叫做五分法身,戒者防身之恶,定者使心不乱,慧者破妄证真,解脱者离诸系缚而证涅槃,解脱知见者即涅槃所起之智慧也。前三为修因,后二为结果。..

戒律

防止佛教徒邪恶的法律,如五戒、十善乃至二百五十戒是。

护戒神

守护佛所制戒的善神。已经三归依的人,有三十六部的善神保护他,又受持五戒的人,因每戒各有五神,所以一共有二十五位善神保护著他。..

护世四天王

又名护世者,四天王是持国、增长、广目、多闻。因此四天王是守护世界的善神,所以叫做护世四天王。

护国四王

又名护世四天王,即持国、增长、广目、多闻之四天王,他们住在须弥山四方的山腰,时常护持四天下,故名护世,又名护国。

报身

佛三身之一,此身是诸佛修福修慧功德圆满时,所显现的自受用内证法乐之身,亦即完成佛果之身。

来迎

佛菩萨从极乐世界前来迎接念佛的人。

极静

至极的静虑,亦即高深的禅定。圆觉经说:诸菩萨唯取极静,由静力故,永断烦恼。

极难胜地

简称难胜地,是菩萨十地中之第五地名。

沙门

华译勤息,即勤修佛道和息诸烦恼的意思,为出家修道者的通称。

沙弥

华译息慈,即息恶和行慈的意思。又译作勤策,即为大僧勤加策励的对象。沙弥有三类:七至十三岁,名驱乌沙弥,谓其只能驱逐乌鸟。十四至十九岁,名应法沙弥,谓正合沙弥的地位。二十至七十岁,名..

沙弥尼

未受比丘尼戒的出家女童。尼即女。

灵光

指人人所固有的佛性,因其灵灵昭昭,常放光明,故名。

灵山

旧称耆阇崛山,新称灵鹫山,简称灵山。许多大乘的经典,诸如法华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般若经等等,都是在这座灵山上宣说的。古德有诗曰: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即在自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