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迦寺

藏传佛教萨迦派主寺。为萨迦北寺和萨迦南寺的总称。先是萨迦派创始人昆贡却杰布于1073年在后藏仲曲河北岸山上建白宫(亦称古绒寺),即萨迦北寺。因该地土质呈灰白色,故称萨迦,意为灰白色的土..

桑奇大塔(Sanch Stupa)

古印度著名大佛塔。在今印度中央邦马尔瓦地区波保尔附近。塔直径36.6米,高约16.5米,雄浑古朴,庄严宏伟。塔中心半圆形的覆钵,最初是公元前 250年左右由阿育王修建的。后在巽伽王朝时代由当地..

少林寺

中国佛教禅宗祖庭,位于河南登封城西少室山。南北朝时,天竺僧人佛陀到中国,善好禅法,颇得北魏孝文帝礼遇。太和二十年(496),敕就少室山为佛陀立寺,供给衣食。寺处少室山林中,故名少林。..

舍卫城(Sravasti)

古印度佛教胜地。传为释迦牟尼长年居留说法处。亦译室罗伐、罗伐悉底;意译为闻者、闻物、丰德、好道等。古印度拘萨罗国都城。在今印度北方邦北部,拉普底河南岸。佛教史上著名的祗园精舍所在地..

狮子岩壁画

斯里兰卡佛教艺术遗迹。位于东部海岸。因巨石形如雄狮而得名。绘制于5世纪末。当时的国王迦斯叶波一世为避宫廷内讧,来此营建宫室,兴造佛塔。壁画位于1968英尺高的狮形岩面上,现存西崖南端离..

四门塔

中国现存最早的石砌佛塔。位于山东历城县柳埠村青龙山麓神通寺遗址东侧。建于隋大业七年(611)。塔身全部用青石块砌成,单层方形,高约15米,四面各开一半圆形拱门,故称四门塔。塔顶用石板层..

嵩岳寺塔

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密檐式砖砌佛塔。位于河南登封县嵩山南麓的嵩岳寺内。始建于北魏正光(520~524)年间。塔高约40米,平面为等边十二角形,外部以密檐分为十五层,内部以内檐分为十层。塔身以..

天童寺

中国佛教禅宗著名寺院。位于浙江鄞县东太白山麓。晋永康元年(300)僧义兴来此结茅舍。唐开元二十年(732),僧法璿始建,称古天童寺。其址今已废。至德二年(757),僧宗弼另建新寺,即今天童..

外八庙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东北部八座藏传佛教寺庙的总称。先后于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至乾隆四十五年(1780)间陆续建成。当时,北京、承德共有四十座直属理藩院的庙宇,京城三十二座,承德八座,复因..

王舍城(Rajagrha)

古印度佛教胜地。释迦牟尼传教中心之一。音译为罗阅揭梨醯、罗阅祗、罗阅、曷罗阇利城等。古印度摩揭陀国都城。在今印度比哈尔邦底赖雅附近,有新旧城之分。旧王舍城为摩揭陀国频婆娑罗王建都之..

吴哥古迹(Angkor Vat)

柬埔寨宗教艺术遗迹的总称。共400余处,尤以大吴哥王城、吴哥寺、巴壤寺和班迭斯雷寺最为著名。始建于真腊帝国全盛时期的9世纪末叶。这个帝国兴于6世纪,经历了600年的繁华。初奠都洞里萨湖畔,..

五台山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又名清凉山。在山西五台县东北部。相传为文殊菩萨应化的道场。方圆五百里,由五座山峰环抱而成。五峰高耸,峰顶平坦宽广,如垒土之台,故称五台山。五台之巅,各有一峰名..

香积寺

中国佛教净土宗祖庭。唐代僧人善导塔院。位于陕西西安市南郊神禾原西端。据《隆禅法师碑》载,唐高宗永隆二年(681)净土宗的实际创始人善导入寂,弟子怀恽为其崇灵塔于神禾原上,又于塔侧广构..

玄中寺

中国佛教净土宗发源地之一。位于山西交城县西北石壁山中。由昙鸾始建于北魏延兴二年(472),承明元年(476)落成。昙鸾住寺研究净土。隋大业五年(609),道绰至寺,继承、广弘昙鸾学说。唐贞..

仰光大金塔(Mahamuni Pagoda of Rangoon)

缅甸著名佛塔。又称瑞光大金塔。位于缅甸仰光市丁固达拉山岗。始建于公元前。据佛教传说,释迦牟尼成佛后,为报答缅人曾赠蜜糕为食而回赠了八根头发。佛发被迎回缅甸,忽显神力自空中降下金砖,..

应县木塔

中国现存最古的楼阁式木结构佛塔。位于山西应县佛宫寺内,亦称佛宫寺释迦塔。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增修于金,重修于元。1974年进行加固修缮。塔平面八角形,底层重檐,共六檐五层,夹有四个..

雍和宫

藏传佛教著名寺院。位于北京东城区。建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原为清世宗胤祯即位前的府邸。雍正三年(1725)命名雍和宫。雍正十三年停放世宗灵柩,以后奉其影像于永佑殿(后改名神御殿),..

祐国寺塔

中国宋代佛塔。位于开封市东北隅。因塔身外部镶铁褐色琉璃砖,故又称开封铁塔。北宋皇祐元年(1049),建于开宝寺内。明以后,该寺改名祐国寺,故称祐国寺塔。塔为八角形,13层,高54.66米,仿..

玉佛寺

中国佛教寺院,位于上海安远路。清光绪八年(1882),普陀山僧人慧根赴印度礼佛,经缅甸迎回大小玉佛五尊。归国后途经上海,留下坐佛卧佛各一尊,并在江湾建寺,名玉佛寺。宣统三年(1911)寺毁..

云居寺

以庋藏碑版石经和供养佛舍利闻世的中国佛教古刹。位于北京房山石经山(原名白带山)。隋代幽州(今北京地区)沙门静琬始建于大业(605~618)年间。该寺除本身建筑外,尚有九个藏经洞和施茶亭等..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