剃刀

《敕修清规·沙弥得度》云:“戒师用净瓶灌顶,以指滴水于顶上,执刀剃头。”《传灯录·南院宝应和尚章》云:“思明和尚未住西院时到参,礼拜后,白曰:‘别无好物人事,从许州买得一口江西剃刀..

特为牌

《敕修清规·方丈特为新挂搭茶》云:“侍者令客头依戒列名,写特为牌,或作四出、六出,首座光伴,诸方名胜,必与住持对面位。若有异议,则于名胜内推戒最高者坐之,参头与光伴对面位。盖受送者..

堂司行者

维那为堂司,而此行者属堂司,受其使令,故名堂司行者。《敕修清规·堂司特为新旧侍者茶汤》云:“维那令堂司行者请新旧侍者并圣僧侍者参前就寮献汤。”..

挑灯

《敕修清规·开堂祝寿》云:“铙钹、幡花、挑灯,迎引至法堂位前立。”又〈尊宿出丧〉云:“提调龛前伞椅、汤炉、挑灯。”

特为汤

特为义,见〈特为茶〉处。《敕修清规·迎待尊宿》云:“请客侍者具状,诣客位插香,拜请特为汤。”

特为汤四出

《敕修清规·方丈特为新旧两序汤》云:“新头首一出,新知事二出,旧头首三出,旧知事四出,余勤旧预光伴者,列主伴两边,西序居左,东序居右。”..

特为位

《敕修清规·方丈小座汤》云:“第一座分二出,特为东堂、西堂,请首座光伴。”旧说曰:“方丈特为位者,主之对面位是也。光伴位者,主之分手位是也。二出者,除主伴外,分二出也。”图见〈二出..

堂头和尚

忠曰:“方丈和尚称堂头也。”《敕修清规·告香》云:“侍者出小榜云:‘奉堂头和尚慈旨,名德、西堂、首座并免告香。’”《临济玄禅师录·行录》云:“首座云:‘汝何不去问堂头和尚,如何是佛..

特为照牌

《敕修清规·方丈四节特为首座大众茶》云:“请客侍者巡堂请茶,堂前排特为照牌。”特为位,见〈座位类〉。

铁版

《丛林盛事》云:“广教会和尚,川人,嗣石头回。初依此庵于护国,因行者、干铁版,皆有颂送行。会曰:‘空奋双拳与么去,打成一片早回头。归来挂在三峰顶,恼乱春风卒未休。’兄弟皆爱之。”..

桐鱼

《藏叟摘藁?崇福讲经修两廊兼化粮疏》云:“风銮鸣槛,看两行铁凤高飞;晓粥上锅,听三叠桐鱼普说。”《晋书?张华传》云:“吴郡临平岸崩出一石鼓,槌之无声。帝以问华,华曰:‘可取蜀中桐材,..

帖子

《敕修清规·游方参请》云:“不拘早晚,不择处所,各知进退,伺候住持求住,方丈近事人毋得呵禁。如允,仍触礼一拜,就求帖子,到侍司附名云:‘适奉方丈慈旨,令就上寮附名。’侍者次第发榜头..

铜锣

忠曰:“日本教家用之,搓布帛以为桴。”《正字通》云:“锣,郎何切,音罗,筑铜为之,形如盂,大者声扬,小者声杀。《乐书》有铜锣。自后魏宣武以后,好胡音铜钹沙罗,沙罗即?锣。《六书故》..

听叫

忠曰:“侍住持左右,听其叫呼,受使令者。”《敕修清规·亡僧·板帐式》云:“方丈听叫捧香合。”

童侍

即童行也。《宋高僧传·贯休传》云:“贯休七岁,父母雅爱之,投本县和安寺圆贞禅师出家为童侍,日诵《法华经》一千字,耳所暂闻,不忘于心。”..

听教

义堂《日工集》云:“中华禅院,每夜坐禅罢,随意就于诸寮而夜话,商量古今事,谓之听教。今日本不然,是以兄弟见闻局于册子上,而不通方。”..

童行

忠曰:“童行,投佛寺求僧未得度者,即少年行者也。”《释氏要览》云:“《智度论》云:‘梵语鸠摩罗伽,秦言童子。’《寄归传》云:‘白衣诣苾刍所,专诵佛典,求落发,号童子。’西天出家,国..

通覆

忠曰:“白事通达其意也。”《敕修清规·汤药侍者》云:“或暂缺侍者,客至通覆。”又〈游方参请〉云:“到侍司通覆,诣方丈礼拜。”..

童行堂

即是行堂也。《禅苑清规·训童行》云:“新到于库司参礼讫,将行李入童行堂。”

同门

忠曰:“法之兄弟,言同门。或泛称法眷,言同门。”《敕修清规》云:“法眷、尊长、同门、兄弟。”见于〈兄弟〉处。《大光明藏?关南道吾章》云:“同门有漳州罗汉和尚。”忠曰:“罗汉、道吾同..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