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参头

《敕修清规·谢挂搭》云:“参头当具小图习仪,三人一引,每引一人为小参头,须详记词语,进退折旋合度,免致临时参差。”

小座汤二出座、四出座、六出座

《敕修清规·方丈小座汤》云:“四节讲行,按古有三座汤:第一座分二出,特为东堂、西堂,请首座光伴;第二座分四出,头首一出,知事二出,西序勤旧三出,东序勤旧四出,西堂光伴;第三座位多分..

谢挂搭

《敕修清规·谢挂搭》云:“古规,挂搭归堂者,即时谢挂搭。后以冬节、岁节、夏前三次谢挂搭。近时衲子到处坐席未温,移单东西,多致不谢挂搭。既曰经冬过夏,折中当在冬前夏前两期报谢。”其规..

小静

小开静也。《校定清规·进退两班》云:“次早五更,小静鸣,堂司请旧首座、都寺吃汤。”

小开静

或曰:“开,犹放也;静,静虑也。开静,谓大众自四更一点入堂坐禅,到此放禅,故曰开静矣。忠谨按:鸣库前版为小开静,行者齐起,固不关堂僧坐禅者。到大开静,库前板、诸堂板一齐鸣,亦起阖寺..

孝服

忠曰:“尊宿迁化,法眷会里着兇服也。”《敕修清规·尊宿迁化·孝服》云:“侍者小师麻布裰,两序苎布裰,主丧及法眷尊长生绢裰,勤旧、办事、乡人、法眷、诸山生绢腰帛,檀越生绢巾腰帛,方丈..

谢挂搭香钱

《敕修清规·谢挂搭》云:“堂司行者具名数,率香钱,写小榜云:‘新归堂首座各率钱若干买香,谢挂搭。堂司行者某取覆。’贴众寮前,收香钱足,交侍者纳方丈。”《教苑清规·谢挂搭》云:“令堂..

小拈香

旧说曰:“凡升座已前,有甲长老拈香,此为大拈香。大拈香毕,次乙长老出拈香,此拈香名脚踏佛事。拈香毕,乙长老升座。若无大拈香人,则长老直出拈香,转身升座,则此拈香为小拈香。”《东渐清..

〈日用轨范》云:“不得拖鞋,咳嗽作声。”《敕修清规·装包》云:“下裳、鞋袜,有袋系于后。”《群谈采余》云:“鞋,《实录》曰:夏商皆以草为之,周以麻,晋永嘉中以丝。或云唐马周始以麻为..

谢戒

《敕修清规·沙弥得度》云:“俟他时登坛受戒,谢戒词云:‘某等获登戒品,滥厕僧伦,仰荷庇庥,特此拜谢。’答云:‘宿承佛记,僧戒圆成,坚忍受持,力扶宗教。’”《传灯录·中邑恩禅师章》云..

谢汤

忠曰:“谢汤之礼,有汤前预谢者,有汤毕炉前谢者。”《敕修清规·念诵》云:“请客侍者即往西序问讯,请汤巡过,次请东序就归位。乃至各出全单而散。住持出,两序随出,至堂前谢汤,住持止之。..

行脚

《释氏要览》云:“游行人间,今称行脚,未见其典。《毗柰耶律》云:‘如世尊言:五法成就,五夏已满,得离依止,游行人间。五法者:一、识犯;二、识非犯;三、识轻;四、识重;五、于别解脱经..

行堂

行者所居之堂,即行者寮也。若呼人为行堂,则行者是也。《敕修清规·训童行》云:“行堂前挂牌报众。”又〈沙弥得度〉云:“自行堂鸣钹,引剃头人出。”又《敕修清规·方丈点行堂茶》云:“节腊..

谢因缘

见〈请益〉处。忠曰:“因缘者,佛祖差别因缘也。师家为学者说之,睦庵所谓为演说其缘者。详〈请益〉处。学者听毕谢之,故言谢因缘。”《雪巖钦禅师录·普说》云:“寻常请益,末上有一炷香,礼..

行堂

忠曰:“行者居行者堂,故以居呼人,又曰行堂也。”若呼居处为行堂,则行者堂也。见〈殿堂类》。《敕修清规·尊宿迁化·祭次》:“方丈行者、六局行者之次有行堂。”解者曰:“此公界行堂也。”..

谢众临屈

《敕修清规·新挂搭人点入寮茶》曰:“寮元出炉前,对点茶人代众谢茶,众人就位,同时合掌谢毕,寮元复位,点茶人复一行列问讯,再各分进罏前问讯,谓之谢众临屈。仍退作一行问讯,鸣寮前板三下..

衣阁 众寮

忠曰:“盖众寮,安众资具处。”《备用清规·、《日用清规》云:“众寮登衣阁,白寮主上名,打板三下,上阁开笼。”

揖坐

忠曰:“立为敬,坐为懈。今请坐者,欲弛勤就安。故《智度论》云:‘若得道诸阿罗汉,如舍利弗、目连、须菩提等,所作已办,是故听坐。余虽得三道,亦不听坐,大事未办,结贼未破,故譬如王臣大..

因事上堂

忠曰:“虽其事不定,多是有毁逆违难,因此说法不露言其事,故称因事也。”《虚堂和尚育王录·因事上堂》云:“‘天之有云也,可以蔽日月,降甘雨;地之有水也,可以济舟楫,润焦枯;人之有心,..

依止师

忠曰:“依随住止于诸方名德座下,仰为受学参禅之师者,是名依止师。”又见〈受业师〉处。《五分律》云:“佛言:‘有五种阿阇梨:始度受沙弥戒,是出家阿阇梨;授具足戒时,教威仪法,是名教授..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