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斋

忠曰:“罗,犹如罗欲之罗也。《品字笺》云:‘包罗,若网罗之无不包。’今罗斋,乞食于四方,无遗余之义。”《破庵先禅师录》:“上堂,举普化大悲院里有斋,云:‘者风颠汉,不妨令人疑着。及..

门头行者

《罗湖野录》云:“死心住黄龙山,揭榜于门曰:‘仰门头行者,宾客到来,划时报覆。’”详〈殿堂类·三门〉处。

麻头

《白云端禅师法华录》:“上堂云:‘法华收得三般稀奇之宝,寻常未曾拈出,今日麻头、谷头进发,不免将出,奉送二公。’乃拈起拄杖卓三下,云:‘前头第一不得擘破,又须分交两手,纵遇南番舶主..

门状

《敕修清规·月分须知》云:“正月初一日,有处四孟月,大众行道讽经祈保,次具门状,官员、檀越、诸山贺岁。”旧说曰:“门状者,谒见人时,所呈单状也。纸阔六七寸,内不书文字,自左方卷之,..

麦头

《东山外集·送麦头颂》云:“渊明非达士,乞食拙言词。谁知我辈人,佳处正在兹?所化果何物?持来复是谁?山前小麦熟,行矣今其时。”..

蒙堂

忠曰:“蒙堂名,昉于大觉故事,后来勤旧退职者安息处,乃称蒙堂也。见〈称呼类·蒙堂〉处。又可与〈下蒙堂〉并看。”宋景濂《潜溪集·四明阿育王山广利禅寺碑铭》云:“其主僧,自宣密素公始可..

满散

忠曰:“凡建会行法事毕,临散场讽诵曰满散。见〈咒心〉处。”

蒙堂

《敕修清规·圣节》云:“集众坐堂,西堂、勤旧、蒙堂、诸寮 并外堂坐。”蒙堂名,基于大觉故事。见〈殿堂类·蒙堂〉。后来两序退职者居之。《敕修清规·都监寺》云:“监寺非三次,不归蒙堂。..

蒙堂寮主

主蒙堂者,曰蒙堂寮主。《敕修清规·入寮出寮茶》云:“入蒙堂者,白寮主挂点茶牌。”

免人事颂

《禅苑清规·冬年人事》云:“节前一日,堂头有免人事颂,贴僧堂前。”《贞和集·天衣怀禅师元旦免人事颂》云:“休把僧仪混俗情,江头野草几回青,无角铁牛眠少室,当初岂是贺新正?”又云:“..

名讳

《敕修清规·游方参请》云:“住持问乡里名讳,及夏在何处。”《品字笺》云:“生时曰名,没则称讳。〈檀弓〉:‘卒哭而讳。’讳之不称也。今问人名,而曰尊讳者,失其义矣。”《左传·桓六年》..

免僧

义堂《日工集》云:“鸣板坐禅,议曰:自今轮番圣僧侍者,四时装香、鸣板,且为众说:勤行精进则成就道业,懒惰懈怠则灭亡佛法。轮番众,每三日一更,自外典座、免僧、直岁三人,免坐堂,各守其..

名胜

《敕修清规·有诸方名胜挂搭规。旧解名胜者,非泛常人,或大方兄弟之类也。

米汤

《芙蓉楷禅师录》云:“示众云:‘夫出家者,为厌尘劳,求脱生死。乃至山僧行业无取,忝主山门,岂可坐费常住,顿忘先圣付嘱?今者辄欲效古人住持体例,与诸人议定,更不下山,不赴斋,不发化主..

免远迎批

《敕修清规·入院》云:“专使预当计稟住持,必先发批,免众远迎。”

明窗 僧堂 又方丈

僧堂之制大,而复前后架屋,堂内闇矣。故当前板首座板头、西堂板头之上,屋上开窗。如今烟窗。故第一座板,言明窗下。”旧说云:“僧堂宏构掩蔽,故作窗受明,名明窗也。”《五灯会元?佛日空禅..

米头

《传灯录·石霜诸禅师章》云:“抵大沩山法会为米头。一日,师在米寮内筛米,沩山云:‘施主物,莫抛撒。’师曰:‘不抛撒。’沩山于地上拾得一粒,云:‘汝道不抛撒,这个什么处得来?’师无对..

面盆

《敕修清规·水头》云:“手巾、面盆、灯烛、牙药,毋令缺少。”

明楼

在僧堂前也。僧堂广深,又前有外堂,故堂内昏暗,乃于堂前外堂间高架楼,开窗接明,此云明楼。《物初剩语·育王库阁阴记》云:“更其制为阁,五间三正两挟,前后横庑,前穿堂,以覆砌级,如明楼..

密迹金刚

禅剎山门亦有安金刚像者,所谓二王也。《联灯会要·净果守澄禅师章》云:“问:‘会昌沙汰时,护法善神向甚么处去?’师云:‘三门外两个一场懡?。’”《西巖惠和尚开善录》云:“元宵上堂:‘..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